第37章 子时血桥(二)(第2/3页)

汴京与蜀地相隔千里,但途中有些城池禁飞禁法,所以用灵船或是兽车反而要绕道而行,因此用马车则更快到达蜀地,路上几人走走停停,偶尔在郊外之地遇上被小妖小怪缠身的人还会停下相助,赶路一月有余,在七月初抵达蜀州地界。

蜀州多山,冬干夏雨,正赶上多雨的季节,空气中都是沉甸甸的湿气,好像随手抓一把就能拧出水来,这也是蜀地人在饮食多喜欢以麻辣为主的缘由。

沉云欢的饮食口味偏甜,吃不了辣,刚进蜀地就被当地的麻辣菜肴狠狠教训了一顿,咬了串麻椒感觉舌头被打了一拳,连打几个喷嚏。一顿饭吃完,舌头麻了一整天,决定在离开蜀州之前就只吃师岚野做的菜。

从奚玉生所得的回信中,方寇松提到自己正居住在江阳,此城正在蜀地的边境地带,进入蜀州后行了半日的路程,就到了江阳镇。

江阳虽算不上繁华富裕之地,但镇上人口并不少,街道上的行人密密麻麻,当地凡民也热情好客,且蜀州话听着颇为有趣,沉云欢站在门口听邻舍两人站在门前吵架,津津有味地围观了许久,虽然听不懂。

师岚野从屋中出来,慢步走到她身边,忽而道:“来晚一步。”

“怎么,方大师人不在?”沉云欢在来时看见门半掩着,就知道里面可能没人,于是让师岚野和奚玉生进去查看情况,自己站在门口围观别人吵架,所以师岚野出来说的这一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奚玉生皱着眉出来,面色沉重,带着担忧,“屋中乱七八糟,不见方大师的踪影,但他平日的用具和被褥都并未收拾,不像是从这里搬离的样子,我担心方大师可能出了什么事。”

沉云欢咬着糖棍,这时候热闹也看够了,走到边上一同看热闹的大爷身边与他对话。方才在门口站了那么久,沉云欢不仅仅是为了听别人吵架,也是在学习蜀州话。

她生疏地模仿着蜀州腔调,对那男子道:“大爷,这屋子里头的人你认识吗?你可知去了何处?”

那大爷在方才几人来的时候就已经打量过,现见到沉云欢主动上来问话,便道:“丫头,你们是方老哥的什么人啊?”

沉云欢道:“远房亲戚,来托方爷爷办点事。”

谁知这大爷说:“你莫骗我,你们已经是这个月第四拨来寻方老哥的人咯,前头三拨现在都没了下落,你们要是不想有危险,就莫问。”

沉云欢道:“多谢好心,你只管告诉我这里发生了什么。”

大爷见她执意要问,便将自己所知告之沉云欢。说的是从上个月开始,这镇子中就出现了怪事,西郊护城河上的百花桥,逢夜半子时便会开始流血,从砖石之中往下淌着赤红的液体,但一过了时辰就会完全消失不见,偶有几人路过亲眼见过,可后来官府去探查,却并未见到这种现象,因此认为是捕风捉影的传言。

月初时,住在他隔壁的方寇松便突然消失了,屋子像是经过强盗洗劫,物品尽数砸毁,被一寸寸搜刮过,但那些金银细软却并未被拿走,不知遭遇了什么事。

方寇松消失没两日,便有人找上门来,向邻舍询问他的下落,这老大爷也都如实相告,自那之后就没见人再回来。这个月中,沉云欢几人是第四拨,前三次来的人在询问过后都不见踪影,不知是离开了,还是与方寇松同样遭遇,凭空消失。

老大爷说道:“镇上有人传闻,在夜半子时百花桥上开始流血时从桥上走过,就能进入黄泉之地,再无归路。”

沉云欢得到这样的讯息之后,简单向老大爷道了声谢,随后转头将这些话说给师岚野和奚玉生听。

奚玉生听后忙道:“方大师在仙门德高望重,是我们极为敬重的前辈,况且这次来寻他也是有重要的事,若是他有危险,我们必不能袖手旁观。”

沉云欢自然也是如此所想,于是拍板决定夜晚去西郊的护城河走一趟。临走前沉云欢到底还是去方寇松的屋中转了一圈,立即看出这里如此乱是有人想在屋中寻找什么东西而导致,方寇松出事约莫与这屋中翻找之人脱不了干系。

其后几人去了西郊,找了处看起来很干净整洁的客栈暂住。

沉云欢早就料到此行不会那么顺利,因此情绪上并无太大波动,只是今日吃的那一顿饭让她的舌头现在还有些不适,整个人有些懒洋洋的,坐在客栈门口眯着眼晒太阳,不愿多说话。

师岚野在她身后,对着她的背影看了片刻,转身去了后厨,向他们借用了灶台。蜀地口味偏重,刀和案板上都是辣椒的味道,师岚野仔细清洗很久,才动手给沉云欢煮了一碗菌汤。

他站到沉云欢的面前,并没有出声唤她,只是将她身上的阳光挡住,她自己就睁开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