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太子祭神(三)
人界的山峰千千万万, 数之不尽,但不是每座山都有山神。
民间大多占据山头的都不足以称之为“神”,不过是灵气幻化而成的精怪, 凡人不知其真相, 便也稀里糊涂地将其供为山神, 因此山神在人界遍地可见,几乎稍微高一些的山都有这种东西。
然而真正的山神,诞生的条件极为严苛, 首先一定要是巍峨而灵气浓郁的高山, 山上生机茂盛, 孕育无数生灵,持续千百年。其次还要有一代又一代的凡人以香火供奉, 在这绵延数年的信仰之中应运而生, 才为山神。
凡人拜山的习俗自古时期流传下来,时至今日, 人们依旧对高耸入云的山峰抱有敬仰和畏惧。
浩大的祭神仪式结束后,应邀而来的仙门修士陆续离去, 或是乘着灵舟, 或是御剑飞行,前前后后地从沉云欢的头顶掠过。
她仰着头, 看见沈徽年抬手轻动, 像是随手捻了一朵云似的踩上去, 薛赤瑶则召出灵剑紧随其后。先前她当众砍断不敬剑, 没过多久薛赤瑶的手中就换了一把新的宝剑, 光从品相上看就属上等灵剑,先前沈徽年对这位新徒弟极是喜爱、器重。
可人人都说沉云欢是沈徽年最得意的弟子,也不过才是去年的事。此次在京城见面, 她这位前师父未曾在她身上多看一眼,似乎从不相识。
沉云欢倏尔抬手,摸了摸心口,若有所思。
师岚野将她的神色和动作看得分明,见她发愣许久,才忍不住开口问:“你对仙琅宗还抱有留恋?”
沉云欢回过神,瞧了师岚野一眼,旋即摇了摇头,又望向沈徽年离去的方向,缓声道:“我在仙琅宗失去的东西,迟早要夺回来。”
师岚野并不在乎她要去抢夺什么,也没有好奇她的雄心壮志,得知她并未留恋仙琅宗后,他像是放心下来,眼底的郁色散去,神色稍显晴朗。
皇帝回了祭车,带领文武百官返回京城,街道上的人较之先前少了一些,但依旧将街道两边围得满满当当。天已大亮,沉云欢收到虞暄传来的简言,言明自己已经动身前往雪域,沉云欢回了一句“万事小心”。
她醒了之后也没了睡意,干脆在院中练刀,时不时去看一眼在厨房忙活的师岚野。
祭神节的最后一日,会以太子游街祭神来做结尾。夜晚降临时,太子便会站在祭车上,举着高香行过那条传闻从前有神仙走过的主街,京城的百姓认为他们的太子殿下能将祈祷之言传递给神明,因此跟在祭车后踩过神明的脚印,就会获得神仙的赐福,从此少病少灾,身体健康。
黄昏时奚玉生找上门来,兴冲冲地带着霍灼音和楼子卿,敲开了沉云欢的门。
他今日尤其高兴,一双桃花眼盛满笑意,白俊的面容如一块无瑕美玉。不知是不是为了庆祝祭神最后一日,奚玉生的衣着相当华丽,一身杏黄的衣袍明媚晃眼,头戴赤红长缨金冠,脚踩金银祥云锦靴,一支玉雕的白玉兰别在腰间。
黄昏的灿阳落在他身上,仿佛到处都是亮闪闪的,是完完全全在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小少爷。
奚玉生向她拱手作揖,“云欢姑娘,今夜太子祭神,是将心愿传达给神仙的最好机会,你的心愿可想好了?”
“当然。”沉云欢从怀里摸出一张纸来,晃了晃,“都在这上面了。”
奚玉生一看,隐约瞧见纸中满是字迹,惊讶道:“这么多?可否能给我瞧瞧?”
“那可不行,我听你们京城的人说,将愿望写在纸上投入太子的祭车里,被太子亲手焚烧,那些愿望就能化为信,传到天上去,寄给神仙。”沉云欢将手往后一扬,翘着嘴角噙着浅笑,“若是给你看了,愿望不灵验了怎么办?”
奚玉生一本正经地教育道:“城中许多传言真假难辨,不可尽信,灼音姑娘就没写愿望。”
霍灼音耸耸肩,“无所愿。”
楼子卿道:“沉云欢,你在听说那些传闻时为何不听全?只有孩童才会将愿望写在纸上投入祭车,以盼望平安健康长大,大人则会将祈愿写在天灯上,让天灯带去天界。”
沉云欢倒是确实没听到这后半句,将愿望纸又揣回了怀里,心说大不了她扔祭车之后再把心愿写在天灯上。
几人吵吵闹闹地出了将军府,待行到主街时,天已然落下夜幕,满街的花灯点亮,沿着街道摆放,像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华丽长街。
皎洁的月亮之下,已有稀稀拉拉的天灯在空中飘起,朝着上方飞去。街上熙熙攘攘,较之前几日竟更加热闹,仿佛这祭神日最后一个夜晚,使得百姓的情绪都高涨。
沉云欢看见主街的确聚集了许多孩子,最大的也不过十一二岁的样子,虽然有些孩童的衣服并不华贵,但干净整洁,个个手里都捏着纸球,或是红布条,翘首以盼等待着太子的祭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