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间章(第2/3页)
德莱顿:“……”
“哦,我记得有人说在图书馆里撞鬼了,”贺明达说,“但我觉得比起里世界,更像是喝多的遇上了嗑大的。”
“计划在上台面对校长领毕业证的时候羅奔呢?这个的确不合常理。”
“还有两天写完七千字的草稿,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不太寻常的现象……”
李维和贺明达你一言我一语,说到最后,德莱顿的表情在李维狡黠的注视下,从认真倾听变成了“=_=”:
“多么超乎想象又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你还对我说你‘做过的最有集体精神的事是住宿舍’,李维先生。”
李维:“因为我们几人作为一个团体中的个体,半点都不具备集体精神,所以时常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无序竞争,甚至偶尔演变为一种近乎分裂主义的内部冲突。”
“意思是我们经常吵架。”贺明达憋笑,“除了我之外,他们几个脾气都不好。”
李维摇头:“别听他的,我上大学时脾气可好了。”
“得了吧,你就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装成特别温和的样子,搞得那些学弟学妹天天跟在你屁股后面找你问问题……你朝我摆手干嘛?”
试图阻止贺明达将正常的同学互动描述成‘风流韵事’的李维无可奈何地放下手,得到了德莱顿好笑的一瞥。
“哥们,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李维按住贺明达的肩膀,把他往旁边拉出一段距离,换成贺明达的母语问,“你感觉我和威廉是什么关系?”
“同事兼朋友……?”贺明达一头雾水,“话说回来,我还不知道你现在做什么工作呢?”
“这点以后再说。”李维说,“那是我男朋友。”
“……”
几秒钟后,贺明达的脸绿了,磕磕绊绊道:“我是不是…你们…你不早说…我的意思是……”
“好在他不像米尔顿、是个行走的醋坛子。”李维拍拍贺明达,“但咱们还是谨言慎行,我请你吃饭。”
“不用了,不用了。”
贺明达疯狂挠头,再切换回联邦语时,对德莱顿说:“李维上大学时可腼腆了,平均每天和别人说话不超过一句。”
德莱顿:“……”
**
三人一狗走进奥古斯特俱乐部。
有个女孩站在建筑物门口发传单:“有人想要加入BSI边界研究项目吗?我们会定时举办和里世界相关的讲座、研讨会、以及实验讨论,有时也会放映某些与主题相关的电影或纪录片……”
“你好。”李维上前问,“你们这里有没有一个名叫米尔顿·哈耶克的人?”
“哈耶克教授?”女孩抬起头,热情地说,“他在!今天刚好有他的讲座,你们想听吗?”
李维和贺明达对视一眼:“讲座什么时候开始?”
“已经开始了,你们感兴趣的话,可以前往前面的106号房间。”
事到临头,贺明达又有点犹豫了,拽拽李维的衣服说:“要不算了,李维,他一直没联系我们,就说明不想见我们。”
“但你不亲眼见到他,又怎么能确定他还活着呢?”
贺明达张口结舌:“可是,他在做讲座啊?”
“也许有人冒名顶替,这种事我见得多了。”李维推了他一把,“走吧,我们过去看一眼。”
贺明达在前面踉跄行走,心中充满了恐惧和好奇:该说不愧是学法的人吗?李维去做了什么工作,能经常见到冒充他人的现象?
他没注意到,落在后面的李维压低声音对德莱顿说:“待会就能确定米尔顿和里世界有没有关系了。我希望没有,否则我们就得连着加两次班,却拿不到一分加班费。”
“不要紧,如果情况不紧急,我们可以先回N市,再以公务的名义飞回来。”德莱顿停顿了一下,又说,“我更奇怪你是怎么做到‘平均每天和别人说话不超过一句’的?”
李维语塞:“……贺明达数学不好。”
“他不是学理工科的亚洲人吗?”
“对,但是数学不好。”
“……”
米尔顿·哈耶克是个棕发棕眼的白人,相貌英俊,气场很强,容易给人留下固执、自信、不好沟通的第一印象。
意料之外的是,他是个很受欢迎的学者,讲座进行到一半时,教室里坐满了人,座椅后面和走廊中也站着密密麻麻的听众,本次讲座是有关里世界的,但演讲的内容却和李维所熟悉知识的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讲的东西李维一点都没听说过。
“……里世界,这个词最早由某些神话学家和都市传说研究者使用,指代一个隐匿在我们现实之下,但遵循不同规则的世界。但在学术语境下,我们或许可以给它一个更严谨的定义——在现行社会认知框架之外,但可能通过特定条件进入或感知的现实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