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3/5页)
他停下脚步,笑问道:“又去找香雪?”
温幸妤心中微凛,一面往头上戴帷帽,一面维持平和,柔声回道:“香雪想去崇夏寺求子,我陪她一起。”
闻言,祝无执倒也没说什么,温声道:“坐马车去吧,城东郊外鱼龙混杂,不大安全。”
温幸妤一听这哪行,有人跟着岂不是要发现她做什么了。
她不好直接拒绝,怕被怀疑,最后吞吐道:“事关求子,有男人跟着,怕是不大好。”
祝无执瞥了她一眼:“那就让静月和瓶儿跟着。”
温幸妤不好再推拒,点头应下。
祝无执见她听话,面色稍霁,温声道:“早些回来。”
温幸妤轻轻嗯了一声,目送他走出院门,便带着静月和瓶儿出门,去和香雪会面。
到了城东门口,温幸妤和香雪对视一眼,又无声错开视线。
温幸妤前些日子就告诉香雪,说她有个恩人,埋葬在石水村的桃溪山上,遗愿是能落叶归根,她想趁这次离开,帮恩人了却遗愿。
此番去寺庙,是为了寻寺中化人亭的僧侣,准备火葬一事。这需要香雪帮忙。
这话半真半假,香雪虽然疑惑,却也没有多问。
过去在国公府,温幸妤帮过她很多忙,现在换到她帮温幸妤,那自然是倾力相助。
现在多了静月和瓶儿这两个“意外”,却也不难解决。
二人相识多年,默契十足,只消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准备做什么。
崇夏寺是城东郊外的一座大寺,香火旺盛,其中求姻缘求子最是灵验。
上山的路隐在翠障里,石阶上苔痕斑驳,转过蜿蜒的山腰,忽见修竹随风轻遥,竹叶尖往下滴答露水,青翠舒朗。
天清云淡,草木葱茏,野花香阵阵,风景很是秀丽。
一路上信众甚多,有坐轿上山者,也有像她们一般的徒步者,大多是女眷,气喘吁吁的拾阶而上。
温幸妤四人也几步一歇,时不时擦擦汗喝口水,过了半个多时辰,总算是到了寺门口。
进了寺庙,温幸妤先和香雪去大雄宝殿捐了香油钱,几去其他几个殿里拜了拜,还抽了签,最后去百年老树上挂红绸。
做完这些,几人在莲花池边的凉亭里歇息,香雪坐了一会,忽然就捂着肚痛呼:“我肚子好痛!”
温幸妤赶忙凑过去,紧张道:“怎么会痛?可是吃坏了肚子?”
香雪直哼哼痛,断断续续回道:“许,许是昨日吃的粽子有问题,妤娘…好痛怎么办……”
温幸妤一脸焦急,对着静月和瓶儿道:“静月,去找个小师傅,让他带咱们去厢房!”
静月一听,赶忙跑去找僧人,不一会就领了过来。
静月和瓶儿搀着香雪,温幸妤拿东西,由僧人引至厢房。
把香雪放在榻上后,她指挥道:“静月,你跟小师傅去请会医术的师傅来。”
“瓶儿,你去厨房要些热水来!”
“快!”
静月和瓶儿被催得慌了神,再者香雪确实脸色发白,头冒冷汗,故而并未怀疑,领了命脚步匆匆去了。
两人离开后,香雪朝温幸妤做了个口型:“快去。”
温幸妤重重点头,离开厢房,避开静月和瓶儿的方向,飞快小跑到寺庙后山的化人亭。
观澜哥的尸骨,她想要带回同州,必须要进行焚化。
我朝对火葬有严格限制,仅允许僧侣、远途归葬者、蕃人焚化尸骨。普通百姓若想,必须向官府报备,获得许可后方可进行。
可规定虽如此,但土葬成本高昂,而火葬则更“省便”,故而成为普通百姓首选。不少人会因穷困常规避禁令,偷偷焚烧。
也有不少信奉佛的富户人家,收买化人亭的僧侣去办。
温幸妤没办法自己去石水村,只好来寺庙的化人亭,找负责此事的僧侣,使银子让他们去办。
等她离开那天,再去取骨灰坛即可。
这是她能想到最稳妥的办法。
赶到化人亭,温幸妤直接找到了负责此事的僧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又偷偷塞了银子,最终让那僧人松了口,答应去办。
她给僧人说了香雪丈夫的容貌,言明日此人会来寺庙同他们一起去石水村,取尸骨回来焚烧。最后又道,只要办成,还会有笔不菲的报酬。
那僧人应下来,还写了收据。
温幸妤这才放心,匆匆回了厢房。
一进厢房,静月和瓶儿正急得打算出去寻她。
“夫人,您去哪里了?可叫奴婢们担心。”
瓶儿看起来不大高兴,嘟着嘴抱怨。
温幸妤歉疚道:“刚才见你们迟迟不归,香雪肚子又痛,我一时着急,便想着去寻,哪知迷了路……”
静月想着夫人出去不久,又是老实性子,想必说的是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