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2/4页)

“除了这些,他喜欢看兵书和游记。”

“……”

温幸妤毫不吝啬,回忆着两年来他的习惯,把能记起来的,和一些猜测,一股脑说了出来。

明夏听得聚精会神。

温幸妤说完,口干舌燥,面色有些发红,故作羞赧:“让你见笑了,说了些乱七八糟的闲话。”

明夏心说这怎么能是闲话呢,她高高兴兴道了谢,说了句:“奴婢忘了准备明日用的针线,您先睡,有事再唤奴婢。”随即急切的小跑出了主屋。

温幸妤看着她离开的背影,叹了口气。

希望能如她和明夏所愿。

这样…等她被祝无执厌弃,说不定就有机会离开了。

*

七夕当日,天净云疏,清阳曜灵。

这日除了叫乞巧节外,还有个别称,名“晒书日。”

春夏潮湿多雨的日子过去,到了凉爽的秋日,读书人多在此日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蠹。

祝无执也不例外,宅中仆人将他的书箱全部掰出屋子,把里头的各类书籍小心铺在阳光处曝晒。温幸妤的那些制香书也搬出去晒了,一时间院子里墨香阵阵。

到了傍晚,书重新收入箱笼,抬回屋子。

二人用了晚饭,温幸妤便和府中婢女们一同焚香列拜,望月穿针,分食巧果。

一般来说,男子也会在这天拜魁星,或求功名,或求官运亨通。

但祝无执对这种把仕途寄托在神鬼上的行为,嗤之以鼻。

书房灯火摇曳,他坐在案前看文书,目光却不由自主的穿过半开的窗,落在庭院搭建的小彩楼处。

弯月高悬,檐下灯笼明亮,一众婢女着各色新衣,小声玩闹,温幸妤一身鹅黄罗裙坐在当中,眉眼弯弯,神态放松,说到逗趣儿处,笑得双颊爬红,贝齿微露。

祝无执看着看着,眉心舒展,眼中也浮现几分笑意。

俄而,她似乎是感受到了他的注视,转过头看过来。

四目相对,她笑靥如花,好似月色坠入双目,明亮澄澈。

他怔了一瞬,心跳莫名加快。

记忆中…她似乎很久没有这般,对他真心实意的笑了。

温幸妤又转回了头,和婢女们笑谈闲聊。

祝无执盯着瞧了会,垂眸看向文书,却一个字都看不进去了。那些工整的文字,好似变成了密密麻麻的蚂蚁,叫人心烦。

坐了一会,他站起身,合起文书,出了书房。

温幸妤正听她们说些坊间趣事。

瓶儿眉飞色舞,一面嗑瓜子吐皮,一面道:“你们是不知道,潘楼东那边有个王家铁匠铺,我前几天路过,看了一桩好戏。那里头有个打铁的学徒,长得浓眉大眼,身形健硕,看着正经老实,结果却和王铁匠的婆娘勾搭成奸,叫抓了个正着。”

“王铁匠拿着把刀追了一路,那学徒也是个没担当的,直说是师娘勾引他。铁匠婆娘气了半死,当街……”

说着说着,瓶儿就闭了嘴,她嘴上还沾着瓜子皮,目光落在温幸妤身后,神色畏敬。

“然后呢,继续说呀,你这妮子故意吊胃口!”芳澜和温幸妤面朝同个方向坐,不解的催促。

静月用胳膊肘捣了她一下,然后站起身朝温幸妤身后行礼:“大人。”

明夏眼睛一亮,娇怯福身:“大人,您来啦。”

温幸妤扭头,就见祝无执不知何时悄无声息站在她背后。

天水碧缂丝圆领袍,发冠束起,玉质金相,肃肃如松下风。

祝无执淡淡嗯了一声,目光唯落在温幸妤身上。

他朝她伸手,笑道:“今日街上很热闹,可要去逛逛?”

温幸妤微怔,迟疑了片刻,还是把手放在他掌心,站起身点头道:“好。”

二人相携出宅,并未带婢女小厮

潘楼东街人流如织,车马拥挤,千灯照碧云,瓦肆高楼红袖客纷纷。两边街上店肆小摊,有提瓶卖茶的,卖唱的,算卦的,还有很多卖磨喝乐的。

吆喝声,欢呼声,笑声交杂,各色花灯照长街,汇集成迷离光影,缭花人眼。

温幸妤看着街上繁华热闹,忽然就忆起在国公府的日子。

那时候每逢七夕夜,府中主子会准她们一两个时辰的假,除了那些轮到值夜的,其他人都可出府玩耍。她大部分时候会被安排值夜,只有少许时候,能和香雪等关系好的小姐妹出府逛逛。

那时候一心想攒银子,故而出去逛也抠抠搜搜,什么都不买。她还记得当时许过一个愿望,期盼等出府后能赚大钱宽裕,然后逛街时想买就买。

然而现在不缺钱了,她却没了买的心思。

祝无执牵着她的手,街上喧嚣仿佛都是虚无,半分都落不进他的眼睛。他的目光一直落在温幸妤侧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