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四十九章“护着妹妹,直到死。”……(第2/4页)

薛徵回到家中时,父亲牵着他,指着摇篮里的妹妹,对他说,“你妹妹险些一生下来就被杀死,吃了许多苦,你要记住,身为哥哥,以后要保护她一辈子,直到死。”

薛徵重重点头,“儿子记住了。”

母亲躺在床上,笑着招了招手,“阿徵,你妹妹还没有名字,你是哥哥,你给她取个名字好不好?”

薛徵趴在摇篮边,伸出手,襁褓里的薛瑛胖乎乎的小手一把抓住他一根指头,就像是碰到什么新玩具一样,不肯放开。

薛徵看着她笑,戳一戳妹妹软乎乎的脸蛋。

七岁的薛徵已经开蒙,识字读书,他自小便聪慧,他想了想,说:“就叫‘瑛’吧。”

古文中,瑛为美玉,世间仅有。

妹妹的出生是上苍的恩赐,玉就是要被供着的,光华璀璨,永远耀眼夺目。

薛徵牵着她学会走路,握着她的手教她学会认字,背着她走遍京城,爬上过城楼,薛瑛拿起笔,会写的第一个字就是“徵”,而后才是她自己的名字。

他考中了她会比谁都高兴,也会流着泪心疼他这些年苦读,薛徵以前还在朝中做文臣的时候,有一年冬,夜里下职回来,都会看到堂屋前的门槛上坐着个纤瘦的身影,撑着头,等得困了,脑袋一点一点,等薛徵走近,立刻抬起头,笑着给他递上热乎乎的烤芋头。

每一次出征,薛徵只能夜半偷偷走,他不忍留在家中看到妹妹的眼泪,在边关九死一生,想到还有家人在等他回来,他便能咬咬牙撑下去。

他心里清楚,如果他死了,薛瑛一定会难过不已,侯府也会遭难,爹娘不在,她该怎么办呢?

即便她不是他的亲妹妹,薛徵还是想护着她,濒死时,父亲曾经在摇篮前对他说的话回荡在耳边,因为抱着要回去保护家人的想法,薛徵不甘心死去,他又从鬼门关爬了回来。

荷包是贴心口放置的,一看就是极重要的东西,老翁替薛徵换下血衣时发现,并没有丢弃,而是让妻子洗干净了收好。

荷包破了个洞,但也被缝补好了,上面沾着洗不净的血迹,薛徵握在手中摩挲两下,将符纸与碎裂的玉石重新放进去,扎好。

薛徵留在老夫妇家中养伤,期间,姚敬派人搜查到附近,老翁有一个为自己百年后用的棺材,薛徵躺过里面,也藏过猪圈,鸡窝,身上盖满稻草,污泥,直到这些人走后许久才敢出来。

薛徵让他们将他换下来的血衣丢到外面的草丛里,这附近常有狼群出没,还有秃鹫飞来飞去,一个重伤不治的人,只有落入兽口的结局。

衣服丢出去后,那群搜查的人再也没来过。

薛徵又养了几日,能下地后便动身离开。

夫妇劝过许久,薛徵都不为所动。

身上牵绊太多,多养一日伤,便多一分不安,还会为这对夫妇带来危险。

他拖着伤体独自前往百里外的容城,那里有他曾经的部下,有薛徵信得过的下属,也是他杀回京城报仇的起点。

*

侯府出事后,以前巴结薛家的人全都没了影,世态炎凉,不过如此。

徐夫人倒是想来探望,但徐家不会让她这个时候掺合进侯府的案子中。

薛瑛惴惴不安,害怕又会有禁卫军来抓人,她倒不要紧,就怕祖母受罪,但这么久来,都没有人再来过侯府,也没有再传出其他什么消息。

太子最近遇到了大麻烦,他推行的新政,为了见效使了不少手段,强行压价收购粮食,摊派勒索地方富户,伪造假账,六皇子还偷偷推波助澜,弄出了人命,事情一闹大,激起民愤,太子只能壮士断腕,将所有的责任全都推给一名得力臣子,将他赐死了。

太子自己自顾不暇,哪管得上六皇子挪用的公款,半个月内,六皇子就将亏空补齐了,账目也做得毫无错漏,太子想借机发难都找不到机会。

六皇子还算守信,答应程明簌,保住侯府剩下的人,没波及到薛瑛身上。

她已是出嫁的姑娘,侯府的罪暂时牵连不到她。

六皇子见太子吃了个大瘪,欢天喜地地请程明簌再去商谈接下来的事宜。

武宁侯被关在刑部大牢里,地牢阴湿,他腿脚不好,天寒下雨就容易痛,薛瑛担忧不已,准备了一些钱,武宁侯平日常吃的药,想去刑部替他打点一下。

她不认识刑部的人,若是武宁侯关在大理寺,她还能去求一求齐韫。

薛瑛害怕大牢这种地方,血腥,阴暗,她一靠近此地便心慌,从马车上下来后慢吞吞走上前,门口的衙役看着分外吓人,薛瑛头上戴着帷帽,遮住脸,即便看不清脸,远远也能看出走过来一个美人。

“官爷,我们姑娘是薛府的二小姐,想来探望探望武宁侯,这个给您,求官爷通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