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五十八章“表妹……”

正月初一,瑞雪未消。

依照祖制,皇帝需至太庙主持祭拜列祖列宗,祈求新岁国泰民安。

然今时不同往日,皇帝缠绵病榻,精力不济,这些事情无法亲力亲为,只能交给皇子操办,换做从前,太子主理祭祀毋庸置疑,只是他现在尚在禁足中,姚敬畏敌,不战而败的阴影将姚家牢牢钉在耻辱柱上,连带着太子也饱受朝野非议。

边关战乱以来,六皇子不惜掏空私库,倾尽全力安抚因姚敬弃城而流离失所、惨遭屠戮的难民。

他在京城外广设粥棚、安民所,亲自冒雪巡视,嘘寒问暖,无数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流民捧着热粥,感念六殿下仁德。

皇帝在病榻上听闻六皇子所为,又对照太子禁足东宫、毫无作为的颓势,竟一道旨意,将代行祭祀之权,交予了六皇子。

此举如同在滚油中泼入冷水,朝野上下瞬间炸开,一片沸腾,太子犹在,如此彰显宗法正统、代行君权的大事,竟由六皇子代劳,这是否预料着废储?流言蜚语,揣测纷纭,搅得人心浮动。

东宫之内,愁云惨雾,自禁足令下,太子便如同困兽,困锁于深宫高墙之内,不见天日。

往昔门庭若市,如今多的是落井下石之人,前不久,皇帝竟命贵妃协理六宫,明晃晃地分走了皇后手中的实权,姚氏一族,似乎大厦将倾。

姚敬本人,则如同人间蒸发,音讯全无,边关传回的消息混乱不堪,有说他早已被愤怒的犬戎士兵乱刀砍死,曝尸荒野;也有说他畏罪潜逃,正被朝廷海捕文书追拿,一旦擒获,等待他的便是千刀万剐、挫骨扬灰的下场。

除夕夜,或许是念及仅存的骨肉之情,皇帝开恩,短暂解了太子的禁足,允其在东宫范围内静思己过。

太子整个人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空旷冷寂的殿宇中焦躁踱步,绞尽脑汁思考着如何挽回时势,不若大义灭亲,将所有的罪责全都推到姚家身上,他原本就是皇后养子,姚家所作所为,与他何干!

夜色渐深,宫外隐约传来辞旧迎新的爆竹声,更衬得东宫内一片死寂,一些尚未彻底与东宫切割的臣属、幕僚,或是出于旧情,或是存着观望之心,纷纷派人送来了年礼以聊表心意。

礼物大多中规中矩,无非是些应景的字画古玩,这个时候若送什么贵重礼品,反而给自己惹祸上身。

其中,一个不起眼的木箱子,被宫人悄无声息地抬了进来,混在其他礼物之中,放在偏殿一角,箱体朴素无纹,既无署名,也无标识,显得格外突兀。

太子心绪烦乱,本无暇留意这些琐碎,直到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他在殿内来回踱步,目光偶然扫过那堆礼物,才被这个箱子吸引了注意,一种莫名的,令人心悸的寒意悄然爬上脊背。

“那是什么?”

太子指着箱子,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嘶哑,问侍立在一旁的侍从。

侍从上前查看,同样疑惑,“回殿下,不知何人送来,未曾署名,奴婢这就命人打开查验。”

太子心中烦躁不已,无意识地拨动手上的扳指,他挥了挥手,示意开箱。

两名内侍上前,小心翼翼撬开箱盖上的铜锁,随着沉重的箱盖被缓缓掀开,一股令人作呕的血腥味瞬间弥漫开来,殿内侍奉的宫人无不掩鼻皱眉。

“啊啊啊啊啊——”

一声凄厉的尖叫霎时响起。

太子踉跄几步,仓惶后退,脸上血色尽失,惨白如纸,瞳孔因惊恐而放大涣散,他抬起胳膊,颤抖的手指死死指着敞开的木箱,嘴唇哆嗦不停,却发不出一句完整的声音。

箱内,一颗须发凌乱,双目圆睁,面容因痛苦和恐惧而扭曲变形的人头,赫然呈现在摇曳的烛光之下,正是音讯全无,生死成谜的姚敬!断骨处凝固的乌黑血块触目惊心,几缕花白的头发粘连其上,姚敬死不瞑目,空洞的眼睛看着太子,更添几分阴森恐怖。

太子仿佛见了鬼,脑海中一片空白,退无可退,后背重重撞上多宝格,架子上陈列的名贵玉器,茶盏噼里啪啦地倾泻而下,砸落在地,摔得粉碎,清脆的碎裂声在死寂的殿内格外刺耳。

“嗬……是他,是他。”

他开口语无伦次,神色惊恐,一口气就要上不来,太子白着脸,声音因恐惧而尖利变调,“是薛徵!是不是薛明羽,他没死,他来索命了!他来找孤索命了——”

谁能有这么大的本事,杀了姚敬,还将人头送到了东宫来。

一旁的幕僚也被这突如其来的血腥一幕吓得魂飞魄散,脸色煞白,双腿发软。

见太子失态,他心头惊慌,却不得不强作镇定,扑上前试图扶住几近癫狂的太子,声音发颤地安抚道:“殿下!殿下息怒,薛明羽早就死了,遭野兽啃食,尸骨无存,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啊,殿下不是也验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