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3/4页)
刘钦见他头发半白,怎么也是年近半百,却叫翟广为“大哥”,只觉有几分滑稽,却笑不出来,就听他继续道:“你实在是救了我们的命啊!”
“自从半年前,忽然传着说塞外的蛮子打过来了,马上就要过江,县里就下来了人,挨家挨户进门,除了丈量土地之外,还要清点你家存了多少粮食、现有多少牲口。他们来得突然,咱们也没想着藏,结果后来没多久就又来人,说现在国家艰难,前线打仗吃紧,皇上下了令,要让每家都出力抵御蛮子,就要把东西拿走一半,还上各家抓人。”
“咱们村里几个爷们看不过去,和他们争执起来,县里的人发了火,说我们都是逆民,和……和蛮子勾结起来,是在作乱,就要把东西全都拉走,一粒米也不给我们留,还把村里的成丁都抓了去,说要编入军籍,就连十二三岁的娃娃也不放过啊!”
说话间,刚才那个老妇人从柴房里出来,挤过众人,把一小碗热腾腾的白饭放在桌上,搁在翟广面前,白饭上面铺着切好的几片腊肉,一时香气扑鼻。
她插进来道:“说的就是了!咱当家的都六十了,那天也被他们抓走,本来想着以后是人鬼两道见不上面了,幸好遇上了你翟大哥。”
她把饭往翟广那边推推,恨不能推到他身上,“翟大哥,你认识他么?咱当家的叫李江,同村的叫他李大耳朵。他那耳朵大着呢,就跟你脸上的疤似的,你要见了,也不会忘。”
旁边有人轻轻推她一下,她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一时住了口。翟广却毫不在意,想了一阵,忽地一拍大腿,“李耳朵,我知道他!他当时找到我,说要跟着我干,我看他年纪太大,本来不答应,想让他回家,他就是不从,说自己杀不了敌,但也能掌勺造饭,还有力气能挑行李、干杂活,实在不行还可以喂马,我看他态度很坚决,就把他留下来了。怎么原来他是你的家人?”
“是了,是了,那就是他了!他去找你之前,就是这么对咱说的。”老妇人看看左右乡亲,笑得十分开心,好像丈夫做的事情让她脸上很有光,“他现在还好么?”
翟广顿了一顿,脸上的笑容凝重了些,也没瞒她,“实话说吧,昨天时候我们和官军打了一仗,我和弟兄们失散了,不知道他的情况,要等会合之后再看。”
他说着不知,但别人看他身上伤势,哪里看不出昨天那仗打得很惨,连他都这副模样,李江怕是没命了,一时均感戚然。还有些也有家人在翟广军中的,心里担忧,拨开人群凑近,你一言我一语地向他打听起来。
翟广当真是好记性,居然绝大多数人只听名字再加几句描述,就能对得上号。刘钦站在一旁听了一阵,渐渐终于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原来一个月前,翟广带人马路过这个村子,见到官兵正在抢劫粮畜、强抓壮丁,见他们人数不很多,就以多打少,把他们赶跑了。夺回来的东西,让各家自己领回,抢走的人也全都放了,无论粮食财物,一无所取。还同他们约定,说如果县里追究起来,就全推到自己身上,说官兵是自己杀的,粮食也都被自己抢走,人也让他夺了去,让他们把该藏的粮食藏好,该躲的人别露头,等风头过去再过日子,然后便离开了,连夜都不曾在村里过。
这个老妇人的丈夫年纪虽然大,血气却也刚强,因对官军生忿,一怒之下收拾行李追出去投了翟广。村里像他这样的人很多,尤其是那些之前被作为壮丁抓走的人,鬼门关里走过一圈,自忖以后本来也要东躲西藏,好过不了,索性也跟翟广一道走了。
当日翟广只顾着和兵士们一起归还粮食,不记得这么多人脸,这些人却记得他,今日又见到,如何能不喜不自胜,纷纷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给他。
翟广看着白饭,不肯吃,老妇人强把碗往他怀里推,简直恨不能抓起饭来塞他嘴里。翟广争执不过,只能端起碗,匆匆扒了一半,肉只吃了一片,转回身招呼刘钦,“小弟,别光看着,你也过来吃。”说着对别人解释,“这是我弟弟。”
乡亲们见他俩一个黑得像炭,一个白得像雪,怎么看都不像亲哥俩,但想着五个指头还不一边长,兴许天底下就有父母能生出俩这样的儿子出来,也不疑有他,对刘钦的态度明显热络多了,拥着他回到桌边,好几只手按在他肩上,一齐把他按进椅子里面,“娃,你也吃,不够这还有。”
刘钦强笑着应付几句,虽然心情复杂,但到底饿得狠了,也不推辞,几口把饭吃净了,又连着啃了两个馍。翟广在旁边瞧着他吃饭,想到自己小弟,笑了笑,把别人送上的那碗黄牛奶推给他,“小弟,这是乡亲们的心意,你喝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