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3页)

刘崇看着他走近,竟觉时间有点太长了,忍不住从椅子上起身,往前微弯了腰。等刘钦离他近了,他才看清,自己这从小放在身边养大,没吃过一点苦的幼子身上穿着明显不合身的衣服,还沾着土灰,不知道几天没洗,更不知道这是经历了什么,一时不由得流下两行老泪,“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小雀儿奴,让父皇看看……”

刘钦跪着走近,没在台阶下停下,反而膝行着上了台阶,绕过御案,一把抱住刘崇大腿,趴在他膝盖上面垂泪道:“好几次,儿子都以为再也见不到父皇了……天幸赖父皇洪福,几次死里逃生,这才能承欢膝下,有再见父母之日……”说到后面,一时泣不成声。

刘崇弯腰抱着他,一时动情道:“好孩子,你受苦了……”仔细在刘钦脸上打量,但见他比两年多之前自己最后见他时黑瘦多了,哪有一点金枝玉叶养尊处优的样子,追想他这幼子两年来的遭遇,先是流落民间,又失陷于豺狼之手,好容易逃出来,却也没过上什么太平日子,在江北让人围了那么久,等终于要回来了,在家门口又让流贼盯上,一连两个月没有消息,岂不可怜?更何况今天回来,又是这么一副模样……

他抚着刘钦的背,让他哭得也不禁又落下几滴泪,感叹道:“瘦了,瘦了……回来了就没事了,没人再欺你了。”

其实刘钦出入戎旅,比他最后见到时是黑了一些不假,但身形本来是更高壮了的,只是他现在穿的衣服太大,领口系得不紧,在脖子上微微敞着,露出两条锁骨,肩膀也往下垮着,袖子更是显得宽大,腰间空空荡荡,便显得他好像瘦了不少。

刘崇见了,愈发生出舐犊之情,一时忘了眼前这幼子已经二十有三,给他拿手指抹了眼泪,叹口气问:“好孩子,别哭,和父皇说,你这两月是怎么了?”

当着刘崇,刘钦自然不能像前一晚对陆宁远那般把自己与翟广相交之事和盘托出,但也不能避而不谈,不然日后万一抓到翟广的人,被别人问出端倪,那时候再想说就说不清了。他行事从来都是宁可现在费些周折,也坚决不留后患,当下便先将那日遭到翟广伏击之事说了一遍。

此事刘崇自然已经知道,刘钦留了个心眼,趁着刘崇关切的功夫,抓紧把这事又说了一遍。

他知道刘崇听到的消息未必和当日真实情况相同,尤其是邹元瀚所为,定然有所出入,眼下不怕夸大其词,只怕扭转不回刘崇的印象,当下便添油加醋地道:“那一日儿臣本是秘密行军,除去当地几个长官和驻扎官军之外,再无人知道儿臣的行军路线。可是翟广偏偏收到消息,提前埋伏在道路两侧,这两月来儿臣一直在想,他到底如何知道?若不是有官府的人透出信去,凭他那些泥腿子,如何能知道儿臣行踪,如何能有胆量劫儿臣的车马?”

刘崇本来是问他这两月去了哪里,听他先说起这事,怔了一怔,但久别重逢,老怀正慰,便没打断,听他说完,不禁也若有所思。

“况且还有一事,儿臣恐怕父皇不知……”

刘钦松开刘崇的腿,向后退出两步,却不起身,仍是伏在地上,从地上抬起头道:“若是儿臣没有侥幸逃得一条性命,就此死于沟壑之中,没有机会再回到父皇身边,此事恐怕父皇永远不会知道。”

刘崇一愣,“你讲。”

“儿臣不知父皇如何听说此事,今日得见父皇,不敢不把自己当日亲历之事告与父皇知晓!那日翟广截杀儿臣,儿臣兵少,一时难以抵挡。遭伏时东西两侧都是高山,只有南北可堪通行。南面被翟广推下路障截断,人马无法过去,儿臣当时若是向北突围,原本不至于有那么大的损失,可邹元瀚邹指挥使截住了儿臣北去之路,竟将儿臣生生困在那里!”

“若说他是怕一旦打开口子,会把翟广放跑,也不是说不通,可他非但挡住儿臣去路,更是坐视儿臣与翟广苦战半日,迟迟都不肯发兵救援,最后还是同儿臣一道南下的陆宁远冲入他的军阵,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他才终于发兵。”

“可那个时候,儿臣麾下人马,已经损失殆尽,若是陆宁远没去,他还不知道要再观望多久,兴许就要那么眼睁睁看着儿臣……看着儿臣被翟广逼死,他才发兵!”

刘崇惊讶道:“有这等事?”

刘钦悲愤道:“不止如此。后来混战之中,儿臣身上中箭,才被翟广擒住,幸好儿臣为防有失,这一路行军穿的都是普通兵士的衣服,没被他们认出身份,只被当成了寻常俘虏。贼酋翟广看儿臣识字,便没杀儿臣,在身边留用,才给了儿臣寻机脱身的机会,不然恐怕儿早已为他们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