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呼延震打马出阵,面前,雍军已经排开阵势,看样子是决心要同他们大打一场了。
宿州、灵璧一代是当初斡赛里折戟沉沙之所,呼延震如今也亲临此地,纵然明知道曾经千余名同胞就死在这里,却也没有什么凄凉悲痛之感。
一来,当初他便好意提醒过斡赛里,让他不要再往前,但良言难劝该死的鬼,斡赛里不听,他有什么办法?二来,他此次出兵此地,志向甚大,想到自己的全盘谋划,他便雄心万丈,前次区区一场小败,又非他造成的,他又何必往心里拾掇?
朝廷给他的任务,是让他牵制雍国在凤阳的守军,确保狄庆能在东边全收山东之地,为此还给他另外调拨了人马,供他调遣。呼延震便顺水推舟地从徐州出发,往凤阳去,既是探听这座大营的虚实,也是打草惊蛇,让雍国的目光转向自己。
他悉大军而来,自然不会如斡赛里那般只是沿途打打草谷,而是一路上攻城略地,非但是县城,就连大一些的城市也一样兵刃相加。这一代的城池几经易手,城防早已不成样子,不出一月,他便拿下了宿州,一部分原地休整一部分向东欲攻灵璧。
等灵璧攻破之后,两路人马再一同向南,直指凤阳府,那时雍军在此地不管人众多寡,都必须应战,说不定还要从淮安等地增调援兵。那时,朝廷的任务他便算是完成了,剩下的就是他自己的事。
灵璧离宿州不远,虽然分兵,呼延震对此地仍然志在必得。出兵前他已命斥候提前侦查好,灵璧的城防比起宿州半斤八两,守军也不过千人,他如果造好大炮全力攻城,指日可下,更不必提有了宿州的前车之鉴,灵璧守军也有可能不战而降——放在江北,这几年里都是常有的事。
但雍国也不会置之不理,很快呼延震便探得,从凤阳大营里钻出一支雍军,正向着自己而来。因为早在他攻打宿州时就已经出发,这路雍军虽然马步混杂,却来得很快,赶在呼延震到达灵璧之前便截住了他。
呼延震想起故人,反倒有几分兴奋,谁知打个照面,才知道陆宁远没有亲至,这路雍军充其量只是偏师,莫非是瞧他不起?
开战之前,呼延震扯起脖子喊道:“俺曾说要亲手宰了那姓陆的,他不来,倒让俺难办。怎么,听说他如今做了大官,官架子摆起来,不将俺放眼里了么?”
这路雍军由张大龙统领,他闻言自是不肯吃亏,同样喊回去道:“是啊,我家将军现在做了总兵,他来打你,不是杀鸡用牛刀么!让俺来会你就足够啦!”
呼延震怒极反笑,“黑胖子好够胆!那就要看你有没有命回去——”话音未落,说话时在身侧上好了弦的弓一举,一箭向着张大龙面门射去。
张大龙反应当真是快,一偏头将将躲开了,只是苦了他身后的人,虽然身上各处都披了甲,却刚好被射中了脸,眨眼便从马上跌下毙命。
张大龙骂道:“好阴贼!有种当面和爷爷比划!”便命人擂鼓。
呼延震也下令进军,只是陆宁远顾忌身份,他也不能将自己摆得低了,初一接敌就不上场面,当下并不亲自冲阵,让手下几个参领率众前去冲杀,自己只在中军观望。
他与雍军交手得多了,知道他们的斤两,就在几日之前,他才刚扫荡过宿州外围的雍军残兵,那时可真当得一句“杀人如麻”,好比过年时候杀牛宰羊,追着牲口跑,追上了就一刀攮死,别无二话。
比起这些人,陆宁远的部众自然要强上一些,曾让他吃过小亏,但也毕竟只是雍人,只要是雍人便都一个样子。
他们是种地的好把式,是动不动袖子一拢酸溜溜吟风诵月的纤细文人,是一群吃得脑满肠肥的粗鲁汉子,却不是战士,不知道遇到敌人要像狼一样紧紧盯住,再找准时机猛扑上去,能咬下多大一块肉,就咬多大;也不知道被人打了,稍稍后退可以,却万不能撒腿就跑,把后背露给他们。
这一年间他遇到的最难缠的雍军,是解定方麾下的一支,在雍军当中号称是精锐中的精锐,听说还有“虎旅”的美名。同他遭遇,这些人从上到下倒是真不怕死,抱着必死之心冲击他的军阵,竟然真将他堪堪冲散了。
无论是呼延震还是他麾下兵将,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的雍人,一时被打得晕头转向,只觉四面八方都是敌人,摸不清具体人数多寡,找不到对方中军所在,一部一部地溃退了,对方却还在冲锋。
这般打法,放在天下任何地方,取胜都是确定无疑的。但对夏人不是。短短近十年,他大夏便横扫中原,所向披靡,是为着什么?是因为他们临敌之时军纪森严,士卒又都是舔过血的,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不会轻易破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