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刘钦收到太平府内数地接连告破的急报,因为有旁人在侧,仍像往常一样,按在心里不欲声张。

可大病未愈,毕竟和平常时候不同,他自己瞧不见,旁人看他,却见他看过信后,神色不改,口唇却马上发绀了,朱孝一惊,马上问:“陛下?”

对国中出了什么事,他其实全不关心,只是担心刘钦身体而已,见状想要上前,但大约是之前吃过亏、长过记性,硬生生顿住了脚。

刘钦回过神来,果然没理会他,也不让他上前,知道自己脸色不大好看,索性不再藏着掖着了,屏去旁人,把急报出示给了徐熙,同时命人急召现在城外驻扎的秦良弼入城。

徐熙也注意到了他的脸色,心里早有准备,可即便如此,接过急报,眼睛在其上一扫,仍是一惊不小。

翟广何以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这次怎么会离京师这么近,接下来他打算往哪去,是继续向东还是干脆进犯京师?

在他出神的同时,刘钦念着太平府三个字,心中想的却是:当日我说,日后翟广复临此地,此地便非朝廷所有,果然不出所料!

旁人不知内情,他却猛然想起,翟广曾到过太平府,那时他也在旁边。因为官兵追缴太急,翟广把自己手里的粮食中的大部分都分发给了当地百姓,有活不下去的百姓想要投奔他,他因自己前路莫测而拒绝了,又与他们约定说自己还会回来,下次再来时如果父老乡亲们还没改主意,那时再加入不迟。

然后他就走了,临走前把一句“平田土、均贫富”的口号留在了乡民心中。现在他又回来,那些百姓又待如何?不用猜也能知道!

刘钦虽然在病里,却早想过此事,可他能做什么?只有下旨切责,让地方官加强守备、尤其要小心民兵而已。可是翟广一到,这些手段都成了隔靴搔痒,抵不得什么用。就是他自己亲去,能做的也不比他们多上多少。

“两线作战,国家支撑不起。”刘钦淡淡道,“攘外还是安内,需得尽早拿个主意。”

他话音刚落,卫兵忽然通报,说陆宁远求见,现在人已在院外。

现在这个时间,就是秦良弼来也嫌太早,更何况是陆宁远?刘钦以为卫兵说错了,又问一遍:“是谁求见?”

卫兵笃定地答:“陆总兵求见。”

刘钦愕然,不知前线发生了什么,心中一阴,也不拖沓,“让他进来!”

卫兵匆匆去了,在等陆宁远进来把无论是好是坏,都已经发生了的、成了定局的消息告诉给他的功夫,刘钦的手指在在床榻旁边轻轻敲了敲。但当陆宁远特有的脚步声在门外小院中响起,刘钦的手指又倏忽顿住,新笼上来的阴翳散去了。

陆宁远不等门口的卫兵开门,自己推门进来,在门口就跪地施礼,口中道:“陛下!”头低了低,又抬起来看了看刘钦。

刘钦自然让他起来。陆宁远起身后,也不需旁人招呼,自己就往床边走。徐熙下意识地让了让他,这才注意到陆宁远身上没穿盔甲。

走得近了,陆宁远瞧见刘钦脸色,同刚才的朱孝一般反应,甚至受惊得比他还要厉害。但他不像朱孝那般乖觉,也不管此刻还有旁人在场,脚步加快了,在谁也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将刘钦的手握住了,问:“陛下怎么了?”

刘钦是不会为着在旁人面前被他握了手而觉着尴尬的人,但也不愿承认自己因为一封军报就形于颜色,当下并不抽出手,却也没表现出亲密,摇摇头反问:“回来的这么早,战事如何,还顺利么?”

陆宁远大约是交战甫一结束就快马赶来,来得比从他那里所能发出的任意一封捷报或者败报还要更早,在他到来之前,刘钦收到的只有几日来的行军报告,对同曾图一战的结果还一无所知。

话音落后,陆宁远却没有马上答话,而是沉默了一瞬,这片刻的停顿颇不寻常,引得刘钦向他看去一眼,就见陆宁远两颊凸了一凸,是暗暗咬住了牙。

“歼灭了大半,但是……让曾图本人跑了……请陛下责罚!”

说这话时,他不觉低下了头,没有再看刘钦,眼睛下有细纹和淡淡的青影,发丝间有砂砾和土灰。刘钦听见,他声音就像几天前分别时一样沙哑,好像一点不曾恢复。

“我已经命人向东搜捕,一定追上他……”

在听着他脚步声的时候,刘钦其实就已经猜到,因此听他说完倒并不惊讶。

曾图没死,不能说不可惜,可是按陆宁远所说,对其一军光歼灭就“歼灭大半”,俘虏还不知有多少,抛去他和曾图的个人恩怨而言,这一战实在是大胜。

陆宁远不说大话,如此一来,便可知此一战后,曾图就算是废了,支援山东已不可能,留在河南也不成气候,往后要对付的就只有狄庆一支,熊文寿那边也不必担心被人夹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