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第2/3页)

玛希最初名声不显,她一直以为【万物之母】只是一个治愈系能力,因此待在后方带着学生负责后勤,但也慢慢积攒了起了声望。

尽管各地的诡域不断被剿灭,但魔龙带来的阴影却势不可挡,无数异能者和普通人葬身在它的领域,绝望中甚至出现了崇拜魔龙的异教,认为魔龙是要通过杀戮净化人类罪孽的。

就在玛希的家乡也被魔龙吞噬,被迫远走他乡感到深刻的绝望时,一个人带着一把所向披靡的剑横空出世——

那个女孩自称是霍佩,据说来自偏远乡村,玛希在后方远远见过她一眼,虽然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但一看就是一个干活利落又结实的乡下女孩,麦色的脸蛋红扑扑的,臂膀轻松扛起武器。

玛希好奇想要接触她,可还没来得及接触,声名鹊起的霍佩受到阿斯顿十四世召见,去往皇都。

再然后,霍佩这个名字逐渐无人提起,她、或者该说祂,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希望神。

故事的最后,希望神打败魔龙,魔龙留下尸骨,希望神的身影消失不见。

帝国终于从魔龙的阴影中解放,虽然大大小小的诡域依然不断降临帝国,但再没有魔龙一般的威胁。

百废待兴之际,在后方积攒出不小声望的玛希顺利走到了前台的政治场。

在接触了上层的某些人后,玛希彻底明白了“希望神”究竟是什么——

顾名思义,存在即是希望的神明。

魔龙的阴影下,每天几乎每条街道都有人自杀身亡,人类群体的绝望催生出的暴力甚至比一般诡域杀死了更多人,帝国秩序崩溃在即,必须给人们制造希望,遏止绝望蔓延。

于是帝国选中了最强大的霍佩,然后希望神诞生了。

希望神没有家乡,没有性别,只有玄而又玄的传说,令人敬畏。

那时的玛希感慨,阿斯顿十四世不愧曾经神童的美名,他的做法确实拯救了帝国的百姓。

但当玛希问及“希望神”的去向,她永远无法忘怀年轻的阿斯顿十四世一瞬漫不经心的表情。

“可能是和魔龙同归于尽了吧,我们没能找到她。”

“陛下,容我冒昧,请问你们有找到她的剑吗?”

“剑没能找到,倒留下一点其他东西——但这些事情似乎与你无关,玛希女士。”

玛希沉默,在那一刻她升起了强烈的愿望,再为人们做点什么,为拯救了帝国的希望神做点什么……为曾有一面之缘的霍佩做点什么。

魔龙消失后,混乱没有消失,不仅是诡域的缘故,还有大量异能者的出现,肆无忌惮的力量加剧了犯罪率的飙升,绝望没有远离这个国家和人民。

没有信仰的人们变成了混乱无状的散沙,玛希终于确定自己要做什么了。

她延续了希望神的传说,让她信赖的学生根据希望神流传的事迹编写出精彩的故事、不存在的希望神名言语录,一时间广为流传。

玛希多方走动,最后一手创办了希望教廷,成为了初代教皇。

从此,她每天带着信徒们向不存在的神明祈祷,用编造的故事和名句教化人们。

编造到最后,连玛希都不敢确定,希望神的传说到底有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久而久之,玛希甚至怀疑成为希望神的霍佩真的打败了魔龙吗?

成为了教皇的玛希很忙碌,教廷的势力越发庞大,她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她的责任越来越重。

有时她会怀念在女校教书的单纯日子,但更多时候她庆幸自己手握重权。

如果她没有创建希望教廷,皇室或许已经成功推行了明为奖励、实则打压女性异能者的政策,他们想将在前线和诡域斗争的女性异能者赶回家庭,这样才能诞下更多异能稳定的后代,并且空缺的位置可以接收无业的男性异能者,减少异能者犯罪。

玛希当然不允许,这是多么愚昧短视的行为!

教廷与皇室暗中角力,在频繁的政治斗争中玛希几乎要忘记了那个叫霍佩的女孩、那个她们一手编造的神明,她成为她聚拢势力的信仰工具,许多年后,当她每次说出“希望神在上”时,她的内心再无波澜。

然后,真正的神明降临了。

指节在木质桌面上叩出几声清响,叶筝从玛希的回忆中倏地眨眼。

“玛希教皇,为什么我看不到这段神明降临的记忆?”

无论回忆多少次,这段失落的重要记忆像是断裂的轨道,无法将上下的记忆拼合在一起。

叶筝发出疑问后,等待了许久,脑海里终于出现了一道声音。

“你只需要知道,我从神明那里得到了五百年后的预言。”

“因为神明是不允许被直视的,连我也无法拥有那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