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三百万 怀揣着刚提现的三百万,叶薇实……(第2/5页)
杨倩顺着叶薇指的方向看去,“哇”了声说:“好像是?它看起来好高啊,比在对岸看到的壮观多了。”
叶薇手托着腮,看着好像很近,又好像很远的建筑说:“那当然,这可是地标建筑,以后说不定能成为沪市的名片。”
虽然最近半年她因为频繁前往证券公司营业部,经常能在江对岸看到电视塔,但隔着江面眺望,和在塔下仰视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如果说之前看到字幕,她偶尔会冒出“真的吗?陆家嘴真的能变成金融中心吗”,那么现在,她知道了——
它可以。
……
因为看到电视塔的插曲,叶薇心里对即将要看的小区再次充满期待。
但事实证明,期望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字幕提到的期房,售卖时至少能有一个盖得很高大上的大门以及售楼部,而她们看到的期房,只有蓝色的铁皮。
没错,他们就连售楼部都是铁皮房,用字幕的话来说就是连草台班子都不如。
铁皮房里工作人员也不多,就两个人,其中一个所谓的经理,拿着一张所谓的概念图吹得天花乱坠。
不止叶薇,字幕上的人都疑惑了。
【不应该啊,这里可是沪市,开发商不应该这么草台班子啊!】
【这里虽然是沪市,但却是三十年前的沪市,那时候能在沪东买得起地皮的,也不一定都有钱吧?】
【但我根据她们刚才说的地址,查了下确实有这个小区,开发商还是明拓,大集团啊!】
……
看着字幕,叶薇低头看了眼概念图上的开发商信息,和字幕上查到的不一样。想到公司可能改名,于是又问经理他们老板的姓名。
经理说了姓名后,字幕立刻说不是同一个人,这就排除了公司改名的可能,而是直接换了公司。
而更换开发商的原因很多,比如开发商资金出现问题,又或者出于发展考虑,卖掉了手里的项目。
但这小区位置不错,这几年房价涨得又快,明显把项目留在手里自己开发更赚,叶薇想不通开发商卖项目是出于什么发展考虑。
更大的可能,是开发商资金出现了问题。
再看售楼部这铁皮房铁皮柜,叶薇觉得这个可能更大了。
虽然字幕说就算换了开发商,付了大部分房款的,依然能通过法律拿到房子,但她是被可以分期付房贷吸引来的啊,她根本没打算付全款。
何况沪市现在到处都在开发,光她们本子上记录的在沪东的新建小区就有五六个,她们今天一天都不一定能看完,何必在这样一个可能出现产权问题的小区浪费时间?
工作人员见叶薇不吭声,以为她是心动了,说道:“叶小姐,如果您有意向,今天可以先交五百定金,回去把贷款资料准备好,我这边可以带您去银行办理贷款,顺利的话,贷款半年内能下来。当然您可以放心,只要您把房子定下来,后面不管房价怎么涨,您的房款都不会变。”
叶薇微笑:“抱歉,我可能需要再考虑一下。”
然后不管工作人员怎么说,赶紧拉着杨倩跑了。
虽然开局不怎么顺利,差点掉进坑,但后面看的几个小区都挺靠谱,其中还有两个已经盖好,陆续有人入住了。
而且这两个盖好的小区,沿街一排都是商铺。
商铺价格要比住宅要高一些,但因为这边都很荒,所以小区地段虽然不错,其中有个小区甚至能眺望到电视塔,但房价并不高,不到二十万就能买到一套一百平的房子。
叶薇当时就心动了。
杨倩则有点犹豫,她是挺喜欢小区环境,但这边太荒了,如果她在这里开店,能不能有生意是个问题。
要是只在这里买住房,去沪西开店,那她每天都要来回奔波,太累。
虽然她能通过认购证赚到四五十万,只付首付的话可以多买几套房,但那样压力太大了,她暂时没有这想法。
所以这天看完房子,只有叶薇付了一套住房和一套商铺的定金,然后领了一大堆资料回去。
……
奔波一天,回到沪西时间已经不早,两人下船后没有急着回家,而是找了家饭馆填肚子。
吃饭时叶薇说:“我还有三天假,这几天会在黄浦、静安这些区多转一转,要是看到合适的房子或者商铺,我回去告诉你。”
“行。”杨倩点头,又想起来问,“你认购证都卖掉了?”
叶薇摇头说:“没有,手上留了几本,不打算卖了,自己买股票炒。”
杨倩应声,吃了两口菜问:“是不是现在卖认购证,比自己炒股更赚?”
“会更赚,但我之前打听过,那些证券公司的营业部都被团伙占了,私人想跟他们抢生意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