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命案 早上天刚亮,机械厂几公里外的某……(第4/5页)
六点,吴老头被送进手术室,公安来了,厂里领导也来了,一部分去医院,一部分留在家属院接待公安同志。
七点,吴老头仍在抢救中,公安了解清楚案情,对吴兴展开抓捕。
八点,手术还未结束,厂里领导想起通知家属。吴兴仍旧不知所终,抓捕行动继续。
九点,手术结束了,但情况并不乐观。汤小芳带着女儿回到家属院,吴龙和李菊萍行踪不明,难以通知到。
十点,吴老头仍在危险期,吴龙和李菊萍出现在医院。
叶薇一上午没出门,但消息一个没落下,这会就听楼下有人跟说书一样在楼下汇报最新消息:“你们知道吴龙和李菊萍来医院干什么的吗?”
有人说道:“除了探病还能干什么?再离婚李菊萍跟他也是几十年夫妻,吴老头再怀疑吴龙是亲儿子,也养了他这么多年,现在吴老头快死了,两人不来看一眼,多狠心啊。”
“得了吧,几十年夫妻,吴老头也跟李菊萍离了婚,还把她跟吴龙赶了出去,她肯定是来幸灾乐祸的。至于吴龙,我还真说不好他现在什么想法。”
大家猜测不断,但没有人的猜测能得到全部人的认可,又见前面卖关子的邻居一副“你们都不对”的表情,便有人说:“得了,你赶紧说吧,他们到底来干嘛的?”
那人终于不卖关子,说道:“他们是来要房子的。”
“要房子?”不少人抬头,看到吴家大门紧闭的两间房,“吴龙和李菊萍打上了这两间房的主意?”
“不对啊,吴家的房不是过给吴兴了吗?就算吴兴犯事被开除,这房子也该是厂里收回去,吴龙连我们厂职工都不是,再怎么样这房子跟他也没关系吧?”
“跟他是没关系,但这房子最开始是分给吴老头和李菊萍的啊,吴老头在我们厂家属院死了,他是除了吴兴之外,吴老头在沪市唯一的亲属,他要是闹起来,厂里领导说不定真会把房子给他。”
“凭什么啊!之前吴老头自己都说了,李菊萍跟人乱搞过,吴龙还不一定是他的种呢,房子凭什么给他?”
“就是就是。”
有几个人反应比较大,但更多人并不在意吴家房子给谁,一来他们自己家够住,就算厂里把房子收回去也轮不到他们;二来近一年吴家没少出事,现在命案都快有了,风水忒差,有些心里介意的,哪怕家里住房紧张,也不想争吴家这房子。
总之,因为吴老头仍挣扎在生死边缘,而吴龙和李菊萍出现后不在乎他的生死,只顾着争房子,冷血程度刷新大家的三观的同时,也为吴家相关事件的讨论度添了一把火。
到中午,连市电视台还有各类报纸的记者都来了,一批去医院,一批来机械厂。
虽然厂里领导提前收到了消息,并在记者来之前口头警告大家不要随便接受采访,否则做违纪处理。
但来的可是沪市电视台以及《沪市日报》的记者,要是能被他们采访登上电视或者报纸,他们也算光宗耀祖了。
是,因为命案(也可能是未遂)登上电视,好像不是那么光彩,但凶手又不是他们。
严格来说,他们还是证人呢,以这样的身份登上电视或者报纸,以后说出去还是挺光荣的,对吧?
何况机械厂都快倒闭了,开不了工发不出工资,就算记了违纪也不影响。
还在机械厂上班的人都不在乎领导的威胁,那些已经退休的人就更不在意了,所以记者来了后,大院里接受采访的人依然多到可以用络绎不绝来形容。
当天傍晚,沪市本地新闻栏目播报了吴家的这起案件,晚上发行的报纸也给了这件事不小的版面,吴兴也被全城通缉。
……
因为傍晚新闻播报吴家命案的时候,说了嫌疑人吴兴逃窜在外的事,这天沪市居民都不怎么敢出门逛街。
夜市虽然正常开门了,但没多少顾客,叶薇守到八点半,觉得后面顾客估计会更少,便喊张江明收摊。
增加蹦蹦床项目后,叶薇一个人摆摊有点忙不过来,而且蹦蹦床收起来也挺大,她一个人骑三轮车运不回去。
想着张江明每天除了练车没别的事,她干脆让他来帮忙,再按天给他结算工资。
张江明刚开始不想要工资,但叶薇说他不要钱就请别人,就不跟她客气了。
他爸妈对他来帮叶薇干活这事乐见其成,要是他驾照考不下来,以后能跟着叶薇干也是个出路。
张江明知道爸妈的想法后,认为他们看不起他,白天跑驾校更勤了,誓要年内拿下驾照,让他爸妈刮目相看。
将蹦蹦床放到三轮车最下面,再把其他剩余的货放上去,两人一个骑三轮,一个骑自行车离开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