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认购股票 能当上领导的都不是蠢人,不……(第4/5页)

叶薇说这些话时,语气可以说很平静,但罗丽娟仍听得血都热了,恨不得自己也拿出更多钱投入机械厂。

但她到底当了这么些年领导,血热得快,冷静下来也很快。

不过她没有打击叶薇,而是说道:“去年你囤积认购证成功,很多人说你是撞了大运,但听完你刚才的分析,我知道,他们都错了。”

说完,罗丽娟起身道:“我去找领导商量这件事。”

……

谢超是知道叶薇的。

不止他,其他两个新来的副厂长也都知道叶薇,毕竟她职位虽然不高,却是职工中最有钱的。

而且她这钱,还不单是下海做生意挣的,大头来自于认购证。

大院里靠认购证赚到钱的人不少,但只有她,最初是主动找厂里预支工资囤的认购证,数量还特别多。

每每提到这件事,机械厂原来的几个副厂长,都很悔恨当初没有预支工资多囤点认购证。

这次厂里发售内部职工股效果不佳,又有人提议让叶薇多认购一些,觉得如果不是机械厂,她也不能挣这么多钱,回报厂里应当应分。

不止叶薇,厂里那些靠着认购证赚了十几二十来万的,都应该有所表示,没有机械厂,他们能有现在的好生活吗?

每每听到此类言论,谢超都想出声提醒,时代变了,现在不是打土豪分土地的时候。

但每次,他都把话咽了回去。

如今也不是他能畅所欲言的时候,因为他需要团结一切力量渡过难关。

话说回来,谢超知道叶薇有钱,但他没想到她有钱到了能拿出两百万的程度。

听完罗丽娟的话,谢超思索片刻,试探着问:“我记得,她当初只找厂里预支了三千工资。”

叶薇要拿钱出来投资,再藏着掖着没意义,罗丽娟说:“除了预支工资找厂里买的,当时她还用存款买了几百份认购证。”

“所以,她现在是决定把收益大头都投进厂里?”

“没错。”罗丽娟感慨道,“厂长您刚来,不知道,小叶父母都是我们厂的老职工,她爸还是为了拯救厂里财产牺牲的,她在我们厂出生长大,对这里很有感情,知道募集的这笔资金对机械厂至关重要,心一横,就把收益大头都投进来了。”

罗丽娟看着叶薇长大,又当了几年上下级,一直觉得她是个单纯的姑娘,所以对她的话深信不疑。

谢超却不怎么相信,这是叶薇往机械厂投这么多钱的理由。

一个在大家都不看好,却义无反顾囤积几百份认购证,又能在发财后做到不露富的人,会单纯因为感情,而往机械厂投入大半身家吗?

何况……

谢超翻了翻下面交上来的认购表格,找到叶薇的名字,说道:“她之前认购过两千股?”

罗丽娟点头说:“对,她之前没有考虑好,见大家都认购了,就跟着认购了两千股。”

这话和罗丽娟前面的说法有些相悖,如果她真的是因为一腔热血才往机械厂投入两百万,之前怎么会只认购两千,而非五万股?

毕竟五万对她来说不算什么事,认购五万股的决定,肯定不会比认购认购两百万股的决定更难做。

但她偏偏只认购了两千股,而等到他宣布取消认购限制,她立刻追加投入准备砸两百万进来……

这不像是一时意气,而更像是她在等着厂里取消认购限制。

念头刚冒出来,谢超便不自觉摇头。

这不可能。

其实在刚确定发售内部职工股时,他根本没打算搞什么认购份额限制。

虽然入职时间不长,但他早已经摸清了厂里职工的想法。

他们当然盼着机械厂能起死回生,但为了实现这一点让他们掏出存款,愿意的人不会太多。

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想好了,如果职工中愿意认购的人不多,缺的钱他来补上——父母留给他的那套房子,他早已托人寻找买家。

但恰好是确定发售规则那几天,他延迟听说了感觉定改制时,厂里针对他的一些流言。

为了避免坐实他改制是为了把国营厂变成私人厂的猜测,考虑过后,他在筹备小组的会议上提出限制个人认购份额。

后面厂里组织职工认购的效果不太好,他也没有急着跳出来修改规定,直到大家黔驴技穷,才提出取消认购份额限制,并主动表态愿意认购五十万股。

消息传出后,果然没有人再阴谋论。

昨天的会议前,谢超没有对任何人提过自己的想法,所以除非叶薇能预知未来,否则她的那些作为,无法用故意等待来解释。

那么,她是真的在犹豫?

虽然疑惑,但谢超斟酌过后,没有点明罗丽娟话语中相悖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