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上新闻了 罗松岩是沪市电视台,《新闻……
罗松岩是沪市电视台, 《新闻透视》节目组的记者。
《新闻透视》是近两年推出的新节目,因为节目播报的新闻内容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开播后收视率一直名列前茅。
也因为这样,《新闻透视》节目组不缺新闻。
一来节目红火, 电视台安排到《新闻透视》的记者就比其他节目多一些;二来节目组开通了市民热线, 观众遇到事情可以随时打电话过来, 而节目组收到电话后, 也会视情况安排记者去采访。
虽然热线开通后,观众打电话说的十有八九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十通电话里有一通值得报道的, 一天的素材就够做几天节目了。
《新闻透视》开播前, 罗松岩就被调了过来,他能力不错, 调过来后采访了好几个引起热议的新闻。
可以说, 《新闻透视》能有现在的成绩,他功不可没,所以说他是节目的王牌记者, 一点都不夸张。
既然是王牌,他手里当然更不缺新闻。
而第七百货改造休息区,欢迎市民前来纳凉的议题虽然不错,但远没有重大政策实施带来的连锁效应,或者发生凶杀命案等议题受重视,所以正常情况下, 他是不会亲自来采访的。
这次过来,主要是看朋友的面子。
虽然心里觉得这个议题没有太多可探讨的地方,但面对热情迎接的高鹏时,他没有流露丝毫轻视, 笑着询问起纳凉区的情况。
高鹏也不卖关子,从去年夏天装了空调后,周围居民纷纷来第七百货纳凉说起,再着重强调因为没有座位,很多来纳凉的人只能席地而坐。
为了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所以今年夏天来临前,他当机立断,在二楼和三楼腾出了部分区域改造纳凉区,供周边市民和来逛街的顾客休息休息乘凉。
说完冠冕堂皇的话,高鹏不好意思地笑一笑,说道:“当然,我这么做也有私心,这几年国营百货公司日子不好过,第七百货客流下降也很厉害,我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到更多的客流量,让第七百货能早日度过难关,活下去。”
虽然来罗松岩没打算敷衍这次采访,但来之前,他确实觉得如果只有纳凉这一个议题,就算新闻稿是他亲自操刀,估计也上不了这几天的节目。
后面能不能上要看运气,如果运气好,未来几天没有大新闻,还是有机会上的。但如果运气不好,一直到夏天结束也没上,以后也不可能会被想起来,算是彻底埋没了。
直到听完高鹏的话,罗松岩才觉得事情迎来了转机。
国营企业转型是近几年从上到下,一直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毕竟这关系到成千上万国营职工的饭碗。
今年机械厂完成股份制改造,信德电饭煲更是卖得非常红火,可以说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这几个月,沪市本地不管是电视台、还是广播电台,又或者各大报纸,基本都报道过机械厂的转型之路,夸张一点,说信德电器是最近的过审利器一点都不过分。
第七百货规模虽然比不上机械厂,但也是老牌国营百货公司,不说沪市,至少在工业区名气不小。
何况沪市受到市场冲击,濒临倒闭的百货公司不止第七百货一家,如果能把它树立成典型,这篇报道值得探讨的点就多了。
寒暄过后,罗松岩不耽误时间,让跟来的摄像师从街道拍起。
虽然是商业街,但炎炎烈日下,街上人并不多,偶尔出现在镜头里的几个人也是脚步匆匆,还有人用手扇风散热。
拍完街道,再拍一个第七百货的正面镜头,最后定点门口的招牌,第一段录像就结束了。
摄像师短暂收起录像设备,跟着高鹏和罗松岩一起走进第七百货。
进门一阵冷气袭来,在外面惹得冒汗的几人感觉到后,都发出了舒爽的喟叹。
录像机用的磁带价格不便宜,为了不浪费,在了解清楚第七百货的布局前,摄像师不会轻易拍摄。
所以进来后,摄像师没有立刻拍摄。
高鹏领着两人往里,边走边介绍两边的柜台和店铺。
柜台自然是第七百货自己的,店铺则是宝贝星球,罗松岩听出宝贝星球是私人店铺,疑惑地问了句。
高鹏顺势卖惨,说大环境不好,现在国营百货公司不好过,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减少柜台,将空出来的隔出店铺租出去。
罗松岩听后表情非常惊讶,看看一楼各柜台前站着的顾客,还有宝贝星球休息区等待的家长,说道:“但我看你们百货商场顾客不少?”
高鹏正等着他这句话,顺势说起第七百货为了增加客流,实行了哪些改革措施,以及各项措施的效果如何。
在外面聊的时候,罗松岩以为高鹏为了让第七百货活下去,只改造了纳凉区,想这办法夏天或许有用,等天气冷下来估计不好说,不免有些怀疑第七百货能否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