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报道 “到了学校,记得第一时间把学费……
“到了学校, 记得第一时间把学费交上去报名。”
吃过早饭,叶薇就回房间,从抽屉里拿出了早准备好的两个信封,递给弟弟妹妹。
叶兵刚开始不愿意接, 说自己有钱, 但叶薇强硬地将信封塞给了他, 并说:“你能赚钱是好事, 但不管什么时候,我希望你能记住,你现在还是学生, 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 赚钱可以,别落下课业。”
叶兵上大学后变化很大, 倒不是学坏了, 而是仿佛钻进了钱眼里。
这种形容不带贬义,叶薇这几年也是这样。
她有时候想起来,觉得可能受过穷的人, 就会格外爱钱,也想挣更多钱。
虽然严格来说,他们家日子最困难的时候,存折里都有一万多。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家日子宽裕,当时家里两个学生,而收入来源只有她的工资, 前年厂里连着几个月发不出工资,他们姐弟三个是真觉得要完蛋了。
为此,叶兵甚至打算辍学,去打工挣钱补贴家里。
尽管后来峰回路转, 她看到弹幕囤了几百份认购证,家里日子也越过越好,但很多事发生了就会留下痕迹。
他们心里始终有危机感,也始终想要赚更多更多钱。
去年开学不久,叶兵就拿着暑假挣到了几百块,进了一堆吃的用的,在宿舍里开起了小卖部。
因为生意不错,一学期下来赚了千把块。
但不知道是他赚钱了惹人眼红,还是因为在宿舍开小卖部的人多了,学校有所察觉管得严了。年后开学他准备重操旧业,结果货刚进回来,学校就开始严查这件事。
好巧不巧,第一个被查的就是叶兵。
好在他平时和同学们关系处得不错,提前收到了消息,当场拆了不少零食分给舍友和两边寝室的同学,等查的人来了,就说东西是他家里人买来让他分给同学的。
学校老师听后,提起他去年开小卖部的事,他听后也不否认,只惊讶问学校有规定不可以这么做吗?
学校确实没有相关规定,甚至这件事也是今年才开始查,老师自然说不出什么。又听他保证说以后不在宿舍开小卖部了,便只口头教育几句,带着人撤了。
小卖部生意做不成,叶兵想起叶薇在夜市摆摊时认识的金敏敏,她最初就是在大学外面摆摊卖饰品。
然后拉上两个同学,趁着放假去了趟浙省的小商品市场。
因为知道自己审美一般,拉人入伙的时候,他考虑了一下人员配置问题,找了一个能说会道的男生,和一个女生公认会穿搭的女生。
到了小商品市场,又跟小商品市场的档口老板娘卖惨,说自己家里穷,是大学生创业,赚了一波同情分,然后趁机请对方帮忙推荐好卖的饰品。
最后综合档口老板娘的推荐,和女同学的个人喜好,进了一批头绳饰品回来,平时没事就去附近两所相邻学校的后街摆摊。
因为进的饰品好看,他也不是第一天摆摊,嘴皮早就练利索了,所以开张后生意很不错。
暑假叶兵本来打算再接再厉,扩大规模,争取暑假赚够钱,开学后在后街盘一间店铺。但跟他合伙的女生家里管得严,放假就回去了。
男生倒是留了下来,可对方眼光还不如他,叶兵考虑过后,决定女生饰品还是进之前那些,再进一些男生可能喜欢的手链项链墨镜耳钉。
最后两边生意都还行,一天利润多的不说,一两百是有的。
暑假第一个月,他们赚了七千多,因为最初合作就是叶兵出钱,女同学负责选品,男同学主要出力,所以分成是叶兵占大头。
后来赚到钱,为了扩大生意规模,他们也陆续往里投过钱,但分成比例基本没什么变化。
直到暑假女同学回家,她占的股份折成现金退还,他和男同学想要提高占比,就拿出相应资金买下占股。
叶兵的底线是五五分,所以刚开始提议自己投一成资金,男同学投两成。但对方怕亏钱,一分钱都不想投进来,所以最终分成是叶兵七同学三。
算下来,七月他分到手是五千多,同学是两千多。
虽然差距略大,但叶兵并不觉得自己过分,本来做生意的钱就是他出的,前面他愿意给两人各三成占股,都是看在同学的份上。
暑假开始前,他也给了男同学提高占比的机会,但他觉得之前都是女同学负责选款,不信任叶兵的眼光,所以不肯多投钱。
如此到了分成的时候,他当然不会客气。
谁想同学见他拿到手的是自己两倍多,心里不平衡了,八月初分完钱就说想把钱投进去,提高他的股份占比。
叶兵就在他们现有投入上算了一笔账,得出结论,如果同学想五五分成,至少要投入三千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