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九四年 国家下发了《关于深化城镇住房……(第3/5页)
过完年,苏杭两地四家店很快复工。
叶薇开第一家店时因为没有经验,这个没经验,不单说的是她,还有负责游乐设备生产的宏达玩具,以及另外联络的装修团队。
他们都是第一次打造儿童乐园,所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正常两三百平的店铺,装修可能只需要两三个月,但宝贝星球的第一家店从设计到开业,花了四五个月的时间。
而到三家分店装修时,装修团队虽然是焦平新组建的,但因为总店装修时他可以说全程参与,所以分店装修的速度快了很多。
这次苏杭两地分店装修,叶薇也是找的他,速度又更快一些,顺利的话到四月份,四家店就能陆续完工。
苏杭两地的分店,在本地招人肯定最方便。
但宝贝星球在这两个地方没有驻扎的分公司,不好在当地招人搞培训,而宝贝星球的游乐设备,有些需要手动打开,注意事项也多,需要有经验的员工。
再就是四家分店的店长副店长,还有各小组的负责人,叶薇不打算直接在本地招,而倾向于从现有店铺中选人。
这样现有店铺员工看到晋升机会,以后才会更努力更多,而且这也有利于公司建立起完整的晋升制度。
现有店铺员工,当然不是都愿意去苏杭两地,尤其是很多土生土长且已经有家庭的本地人,并不怎么愿意动。
但一百多名员工中,本身就是外地人多本地人少,外地人对沪市归属感没有那么强,愿意去苏杭的人不少。
而且本地人中,总有看中事业多过其他,想要往上爬的,所以选人并不难。
难的是怎么招到更多人。
过完年,首都和羊城四家店也要装修,如果顺利,估计暑假前能开业,到时候又需要大量人手。
而且今年叶薇不止计划开这几家店,沪市市场还没有饱和,可以她打算再开两家店。已有分店计划的城市,店铺开起来后要看情况,继续增加开店计划。暂时还没有筹备分店的,也要去了解市场,做好开店计划。
不止店铺缺人,公司总部也缺人。
今年她打算把设计部门运营起来,多和几家工厂谈代加工,店里卖的童装和玩具,她希望都能打上宝贝星球的商标。
但设计方面的人才,比店铺员工更难招。
为了招到更多有实力的设计师,叶薇双管齐下,一方面和高端猎头公司合作,请对方帮忙联系挖人,一方面想办法打通高校关系,和他们签下毕业生定向分配协议。
同时,她开始增加电视广告投放力度。
随着宝贝星球规模渐渐扩大,叶薇越来越能体会到知名度的重要性。
宝贝星球第一次上电视前,叶薇在和高鹏这样濒临倒闭的百货公司经理面前,都无法掌握主动权。
蹭上第七百货的热度,上了一次《新闻透视》后,形势就从她求百货公司,变成了百货公司求她。
宝贝星球举办海选比赛前,叶薇想和本科院校合作,接收大学毕业生,学校负责相关工作的老师根本不搭理她。
上了省级电视台后,她再让人联系沪市本地的院校,大多数人都愿意见面详谈,而她也如愿和他们签下了毕业生定向分配协议。
猎头公司那边也一样,有些设计师相较于薪资,会更在意公司规模。
宝贝星球规模虽然不大,但举办过海选比赛,还上过电视台,这些履历摆出来,设计师就知道这不是无名公司了,除非不想跳槽,否则大多愿意谈一谈。
于是三个月不到,宝贝星球的设计部就多了好几名资深设计师,各设计美术学院分配来的实习生更多。
不止设计部,其他部门的人也入职了不少新人,有学校分配来的,也有猎头公司挖来的。
这些人入职,并度过适应期后,宝贝星球的团队也算是彻底组建了起来,各项工作推进更加顺利。
四月,苏杭两地四家分店陆续开业。
虽然海选比赛已经结束好几个月,但宝贝星球在这两个省的电视台投放了广告,再配合报纸、传单宣传,四家店铺开业后生意都很好。
到了六月,首都和羊城的店铺也装修好了。
宝贝星球在这两座城市的名气没有在沪、浙、苏三地大,但相应的也没人跟风,儿童乐园本身就是新行业,没有竞争对手,开业后生意自然不会差。
也是这个月,宝贝星球和沪、深、浙两地多家工厂谈好了代工合作的事,其中就有她在进修班的同学王瑞珍工作的制衣厂。
其实制衣厂开的价格比深市服装厂要高一些,但深市离得远,算上运输成本,两地工厂报价就差不多了。
叶薇不想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所以两地各选了一家工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