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王瑞珍 和去年比起来,今年登门拜年的……(第2/4页)

做外贸的,服装质量通常不差,所以成本相较于普通服装厂要高一些。

但叶薇想把品牌做起来,当然不会在意高的这点成本,不过是少赚一些而已。何况薄利多销,最后盈利未必会低。

质量差则不同,这等于是自砸招牌,一旦宝贝星球服装质量差的印象深入人心,这门生意她也不用做了,才是把路走绝。

因为打板寄来的样衣质量不错,所以叶薇很快和深市的服装厂签订了合同。

谁想衣服做好后,做工差了一截。

好吧,差了一截有点夸张,衣服剪裁倒是没问题,但走线明显不如样衣,而且线头很多。

要不是叶薇在合同方面一直很谨慎,特意找律师咨询过,条款约定比较全面,说不定只能吃这个哑巴亏。

但就算合同有约定,事情处理起来也比较麻烦,叶薇亲自飞了一趟深市,才跟他们谈好返工,以及一定比例的赔偿。

后面叶薇没再和这家服装厂工作,换了一家新的服装厂,新的合同约定更细致,并把丑话说在前面,才没有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和深市那家服装厂比起来,第三制衣厂确实要省事很多,生产出来的衣服和样衣差别不大。

但说实话,现在能做到这一点的服装厂很多。

何况这两年,私营服装厂都在打价格战,第三制衣厂去年却以人工成本增加为由涨过两回价。

沪市物价高,人工成本涨得快,她能理解,所以第三制衣厂首次提出涨价时,叶薇答应了。

毕竟涨价幅度不大,第三制衣厂生产的衣服质量也确实不错。

但叶薇也留了个心眼,制衣厂那次涨价后,她很快去了趟浙省,考察了当地的服装制造行业,和两家中等规模的服装厂达成了合作。

到去年下半年,苏浙两省及以北地区的分店,都由这两家服装厂供货。

第三制衣厂和深市服装厂的订单,则主要供给沪市及以南地区,所以这一年宝贝星球门店翻了几倍,但给第三制衣厂的订单却没怎么增加。

果不其然,过年前两个月,第三制衣厂又一次提出了涨价。

第三制衣厂这次涨价倒不是只针对宝贝星球,基本所有客户都涨了,这也是她们年前市区长期合作的大客户的主要原因。

而如果第三制衣厂铁了心要涨价,未来会失去的肯定不止这一个大客户。

比如叶薇,也打算过完年后逐步减少给他们的订单。

说完见叶薇不吭声,郑厂长给王瑞珍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帮着说说情。

王瑞珍心里不太高兴。

外人对制衣厂的印象都是女人多,但说出来可能有人不信,在百分之七十都是女性员工的制衣厂,领导层中其实男多女少。

厂里有五个车间,却只有一个女车间主任,而且这个车间,还是厂里最不受重视的。

而王瑞珍,就是这个最不受重视的车间出来的。

王瑞珍进厂十来年,工作一直勤恳,甚至被人称作“拼命三娘”,原本早就应该有机会参加进修,但因为厂里领导隐隐偏心,名额一直没有轮到他们车间。

前年她车间的主任实在忍不下去,在厂办闹了一场,才为她争取到这个名额。

这也是王瑞珍一力促成和宝贝星球合作的主要原因。

厂里的大客户,都被另外两个车间把持着,她所在的车间只能生产自己厂里,和一些小订单。

她相信宝贝星球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只要能把握住,有朝一日她肯定能成为厂里的大客户,到那时候,她所在的车间就能翻身了。

此外,在进修班上了几个月课后,王瑞珍也开始从新的角度分析制衣厂面临的问题,她觉得厂里只生产女装太单一了。她希望和宝贝星球的合作能成为突破口,让厂子慢慢拓展商品类型。

她知道车间主任一心为厂子奉献,所以特意登门,跟对方说了自己的想法。车间主任听后觉得她的想法可以一试,就努力去说服了厂里领导,答应和宝贝星球合作。

接下订单后,厂里领导觉得童装利润低,而且宝贝星球的第一笔订单金额不大,所以他们直接把订单交给了王瑞珍所在车间。

而她车间的主任因为她的那些话,对这笔订单很重视,生产出来的衣服不论版型还是质量都很好,于是合作进行了下去。

随着宝贝星球生意渐好,交给第三制衣厂的订单越来越多。又因为宝贝星球名气大,童装质量过关,这一年陆续又有不少童装品牌下订单。

半年时间不到,王瑞珍所在的车间,就成了厂里效益最好的车间。

王瑞珍自己,进修班结业回到厂里后,也在车间主任的力排众议下,被提拔当上了车间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