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陈霁云 夏利刚驶过桥面,便急刹停住,……(第4/4页)
也就是说,上半年才过去一半,第二制衣厂就动员了超过五百人下岗,人数占全体职工数量近四分之一了。
当然,第二制衣厂也不是只动员下岗,也想了不少办法安置员工。
第一批是和宝贝星球合作,把大多数人安排到了童装厂,第二批是找上级领导哭诉,塞了几十个人到沪市其他国营单位。
但到人最多的第三批,第二制衣厂的领导实在没办法了。只能让大家自寻出路。
可大家能有什么出路?
第一批看不上宝贝星球童装厂的人,好些到现在还没正式工作呢。除非家里有关系,能帮忙介绍。
但话又说回来了,这些人家里要是有关系,又怎么会进到下岗名单里?
所以到现在,第二制衣厂的待业下岗职工已经增长到了三百多人。
而童装厂在这期间已经发了两次工资,第一次因为大家只上了几天班,拿到的钱不多。但第二个月,大家拿到的是全部工资。
童装厂是私营厂,所以不像国营厂一样底薪高,但只能拿少量奖金,它的工资是计件的,做的越多拿的越多。
第一批员工,工资最高的拿了开一千,其他只要肯干的,工资也基本都有五六百。
这些人下岗后,本来就觉得自己是被厂子抛弃了,又和那些还在厂里工作的人住一起,心里都憋着一股气。拿到工资,自然要回去好好炫耀一番。
童装厂工资高的消息一传开,不止那些第一批下岗,但没看上童装厂而在家待业至今的后悔了,好些没下岗的都动了心思。
童装厂现在去摆摊招人,别说一百,两三百人都能招满。
但王瑞珍觉得那些人之前看不上童装厂,现在她还到第二制衣厂门口摆摊招人,有点太热脸贴冷屁股了。
童装厂招不到人这么干就算了,但现实是童装厂今非昔比,现在想托关系进厂的可不少。
而在王瑞珍看来,虽然有宝贝星球在,童装厂不会缺少订单,但她不能完全依靠总公司。
现在看,宝贝星球的发展势头很好,但商场瞬息万变,谁也无法保证它一直能发展得这么好。
所以王瑞珍认为,宝贝星球的订单可以成为童装厂的发展重心,但不能成为它业务的全部。
至少,她要让大家知道童装厂,这样哪天宝贝星球不行了,童装厂才可以立刻承接其他公司订单,然后活下去。
而想做到这一点,寂寂无名是不行的,至少得要让人知道童装厂的存在。
王瑞珍认为这是一个机会,所以不打算把招聘局限于第二制衣厂内部,而让人在沪市本地的报纸上,买了个豆腐块大小的版面,登了一则招工启事。
想通过这么小的版面一夜成名自然是不可能的,但这时候通过报纸找工作的人不少,这则招工启事登出去后并非毫无水花。
至少,不少业内人士都因此知道沪市多了一家童装厂,且这家童装厂和宝贝星球同名,不知是不是同一个老板。
以及,招工启事登出去后,童装厂门口排了半个月长队,而这些排队的人,都是来应聘的。
来的可不只有第二制衣厂的下岗职工,因为招工启事上标的工资上限有四位数,所以不少国营制衣厂的正式工都来应聘了。
而其中,就包括了第三制衣厂的职工。
前几个月为了第二制衣厂的设备跟郑厂长对上后,王瑞珍很快就搬出了第三制衣厂家属院。
虽然住得远了,且她这段时间一心忙工作,但也听说过一些第三制衣厂的情况。
因为年前盲目涨价,近半年第三制衣厂失去了不少大客户,虽然后面价格又降了下来,但他们这么反复无常,客户哪敢把订单交给他们?
所以过完年后,第三制衣厂的情况可以说每况愈下。为了赚钱,现在郑厂长已经不择手段。
据来应聘的职工透露,他让人照着宝贝星球的新款夏装做了一批童装,批发卖给了沪市的童装零售商家。
得知这消息,王瑞珍赶紧联系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