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投资后 虽然投资合同签了,但款项不需……(第2/5页)
叶薇心里,始终藏着几分忧虑。
所以她希望云端能早日发展起来,这样她手握信德电器、云端两家公司的股票,就算以后宝贝星球遇到什么大的困难,急需资金,她也能迅速拿出钱来。
而叶薇给陈霁云提的建议很简单。
她认为《西行记》第二部要做,但做一款游戏,没个一两年下不来,何况按照陈霁云的设想,第二部游戏更长,场面更宏伟,耗时肯定更久,所以他们没必要把赚钱的希望全压在第二部上。
更重要的是,《西行记1》的盈利潜力,叶薇认为没有完全开发出来。
虽然《西行记1》的销量降得很快,但这主要是因为盗版太多了,游戏本身的热度其实维持得不错。
这一点,从在盗版越来越泛滥的情况下,第一部的销量下跌的速度却渐渐放缓可以看出来。
事实上,她对《西行记1》的销量预估比陈霁云更乐观,如果年后趋势没有太大变动,她认为游戏光盘半年销量上五万没什么问题。
所以,她觉得陈霁云可以联系工厂再生产八千到一万的光盘套装。
如果陈霁云担心那些套装生产出来后卖不完,也可以在已经生产的光盘套装售罄之际,推出典藏版游戏光盘。
听到这里,陈霁云打断问:“典藏版是?”
叶薇不答反问:“你觉得《西行记》第一部现在的版本,达到你的设想了吗?”
答案当然是没有。
因为缺钱,制作的时候配乐他能省则省,有些大场景的打斗画面,也没能按照他脑内的构想做出来。
“这就是了,”叶薇打了个响指说,“你之前缺钱,有些地方做得不如意,只能将就着来,但现在你有钱了,完全可以拿出部分资金,把这些将就的部分,调整到你满意为止。另外,我们还可以调高游戏难度,或者增加难易模式,让玩游戏的人得到更好的体验。”
陈霁云越听眼睛越亮,但话到嘴边又想起什么,犹豫说道:“但这样……需要投入的资金恐怕不少。”
“需要投入多少钱?”
“至少三五十万吧。”陈霁云皱眉说道,“《西行记》本身销量就不低,再加上盗版,玩过这款游戏的可能有十几万人,发行典藏版,销量可能不怎么好。”
典藏版价格不变的话,每卖出一份光盘套装,云端差不多能入账四十三块。如果制售典藏版需要投入三五十万,那典藏版的销量至少要过万,他们才能不亏钱。
而在已经卖出几万份游戏光盘,且盗版泛滥的情况下,陈霁云认为典藏版销量过万挺难的。
叶薇想法则不同,说道:“根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组织的调查,去年我们国家网民数量约六十二万,而这个数字,正在迅速增长。虽然不是所有网民都玩游戏,但我始终相信,和已经玩过《西行记》的网民数量比起来,可开发的游戏受众肯定更多。”
而且,叶薇觉得买过《西行记》的人,未必不是典藏版的受众。
事实上,她调整音乐和画面,增加游戏难度,瞄准的就是这部分买过《西行记》游戏光盘的人。
因为这部分人,大多是正版受众,他们后续继续购买正版的几率更大。而且有些游戏迷,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愿意为了调高难度的游戏花钱的。
另外,时至今日,《西行记》都没有做过大规模的广告。
后续典藏版上市,叶薇认为可以在宣传方面下点功夫,争取扩大受众群体。
如果一切顺利,多的不说,在投入不超支的情况下,保本肯定是没问题的。要是再顺利一些,卖出两三万套典藏版光盘也不是没可能的事。
出了典藏版,等游戏上市满一周年,他们还可以出回顾版。如果到时游戏内容没有大的调整,可以在赠品上想想办法,再把价格定低一点,走薄利多销路线。
反正只要内容不调整,就没什么大的投入,除了压制成本和销售方的利润,剩下的都是净利润,怎么都有赚头。
而且,这样不停出各种版本的光盘套装,不仅能带来收入,还能持续给游戏带来曝光,让人不至于忘了这款游戏,对《西行记2》后续上市有好处。
叶薇给出的最后一个理由打动了陈霁云,游戏制作的周期实在是太长了,而这个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他最担心的就是《西行记2》上市时,大家已经不记得这款游戏。
持续出各种游戏版本虽然容易被人诟病死要钱,或者被人嘲讽炒冷饭,但确实对维持热度有好处。
何况按照叶薇说的做,就算赚头不大,保本肯定没问题,陈霁云自然愿意。
和叶薇谈完后,陈霁云很快叫上了公司骨干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