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周荣之死 虽然陈玲在电话里说得语焉不……(第2/4页)
但赚过快钱的人,很难踏踏实实工作。
尤其前年罗丽娟退休,陈玲升了上去,副科长的职务本来很有可能落到周荣头上。
他工龄长嘛,虽然如今学历在科室中不算出挑,但他进修过,勉强能弥补这块短板。只要他好好表现,升上去的可能很大。
可他当时因为股市大涨,一颗心全在股市里,工作做得非常潦草。陈玲见状,在上面领导询问她的意见时,就提了入职才几年的龚秋萍。
周荣得知消息,不知反省自己,只觉得陈玲是在针对他,跟她大吵了一架。
他这样的心态,自然不可能在频频出错被指出来后好好认错,甚至还非常理直气壮地对陈玲说这不是没有出事吗?暗指陈玲小题大做。
所以当他开错发票,且没有经过陈玲检查就直接寄出去,导致厂子利益差点受损,事情也再兜不住后,陈玲没有帮他说话。
虽然因为周荣工龄长,开掉他划不来,但厂里领导没让他继续在财务科干下去,而直接把他调到了保卫科看大门。
现在不比早些年,计划经济时期,保卫科不仅是看大门的,在厂子里,他们的地位相当于派出所的公安。
但现在,保卫科的工作职责只剩下看大门这一项,科里保安的社会地位也一落千丈。
周荣从财务科干事沦落至此,心里当然不甘心,所以他对厂里领导很有怨气,也很想破罐子破摔,直接辞职走人。
可周荣显然做不到这么潇洒。
为了炒股,他早把房子卖了,现在是租房子住。而他没有存款,基本发了工资才有钱交房租。
他年纪大了,出去找工作没那么容易,要是一两个月内找不到工作,他不仅要喝西北风,没准还要睡大街。
周荣没办法,只好忍下怨气,继续在财务科干下去。
而在他自己眼里,他这叫卧薪尝胆,等待时机。
今年刚过完年,周荣就等到了机会。
当初收他股权证的人,因为过锁定期后仍无法直接过户,不得不找上周荣。
第一个找上门的人收的股票不多,只有两百股,按照当时的股价算,只能卖一万左右。所以周荣虽然动了心思,但要求不多,只索要了一千好处费。
那人心里虽然不太高兴,但想着信德电器股票涨势好,经过一番拉锯,最终同意了给钱。
周荣拿着这钱,倒没有肆意挥霍,他转头找了个律师,咨询他这种情况,能不能把当初卖得股权证要回来。
得知要回来的几率很大,而他需要付出的,除了交易时买方支付的价款与这些年的利息,可能法官还会视情况,让他按比例支付一笔赔偿给对方,但和股票现在的价值比起来,这笔钱不会很多。
另外,也有法官可能会让他承担诉讼费。
周荣听后,便详细打听了一下诉讼费一般是都少,得知不高后,就安心等着当初的买家上门了——
他倒是很想主动出击,但当初那些买家都是他在黑市上找的陌生人,对方通过股权证的信息很容易找到他,可他却连对方姓甚名谁都不记得了,实在无从找起。
而那些买家陆续找上门后,周荣没有都选择打官司。
在周荣看来,以信德电器当时的股价,跟那些只买了两三百股的人打官司不怎么划得来。
因为两三百股只值一万多,如果由他承担律师费,再返还当初收到的价款与利益,以及给予赔偿,他到手的钱也就几千上万。
而如果他因为同一个原因,隔三差五往法院跑,可能会影响法官对他的看法,影响到大笔交易的官司结果。
为了几千万,损失十几甚至几十万,在周荣看来很不值。
所以面对这些人,周荣以协商为主,他告诉那些人,如果他不同意过户,他们手里的股权证就只是一张废纸,永远无法变现。
就算他们告到法院,法院也不过是让他返还当时收到的价款,而他们则需要将股权证还给他。
但如果他们愿意支付当前股票价值一半作为补偿,他可以陪他们去过户,以后股票涨得再厉害也跟他没有关系。
通过这种方式,周荣要到了不少钱。
而那些从他手里买的股票数量超过一千的,不止对方不愿意协商解决,周荣也不愿意妥协,直接跟这些人闹到了法院。
今年一年,周荣打的同类型官司没有十几件,也有七八件。而他通过官司收回的股权证,最大一笔有八千股,最小一笔一千股。
哪怕是按照今年信德电器的最低股价算,交易金额最小的那一笔官司,股票价值也有三万多,八千股的那笔官司更是价值二十多万。
以沪市当前的平均工资,不考虑未来通货膨胀工资上涨,大多数人不吃不喝要二十年才能攒到这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