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房多多 杨征明公司估值多少,每年能拿……(第2/5页)

但洋房房价虽然昂贵,却实在没什么安保可言,甚至因为走两条街就是外滩,房屋周围来往的人成分复杂。

普通人家住在那里当然没问题,因为那些老洋房,早年基本都被分给了各单位做宿舍。

一栋两三层的老洋房里,可能住了十来户人家,里面各家房子很多都是隔断的,哪怕用了砖,墙体也很薄,隔壁打个喷嚏都能听见。

有不法分子偷溜进来,嚷一声,整栋楼的人都能冲进来。

独门独院住着就不好说了,洋房一般都有院子,哪怕不大,两栋房子离得也没那么近。

要是有人翻进来,哪怕提前发现喊出声,隔壁楼栋的住户也不一定能听见。而且房间多人少,很容易藏身,危险就多。

这些年发生的灭门惨案,大多是独门独户。

何况都知道老洋房价格昂贵,只一家子住着,跟拿着大喇叭到处宣扬自家有钱,是肥羊没区别。

而叶薇买的那洋房只有两百来平,根本没地方安顿保镖,强行住可能都没有现在住的小区房舒坦,所以她装修好后一直没住进去。

但她也不打算把房子往外租,就算没法长期住,偶尔过去住一晚也是可以的嘛。

话说回来,除了沪市,叶薇在首都和深市也有不少房子。

因为弹幕说首都、沪市、深市和羊城在未来是超一线城市,其中前三座城市房价基本一档,都特别高。

房价高,就意味着适合投资,叶薇自然不会放过。

而首都和深市中,因为在前一座城市买的房子要更多一些,一考虑到它是政治中心,二则因为她近年去首都比较多,买房更方便。

清点下来,叶薇名下的房产数量没有三位数,也有几十套了。

这些房产中,除了沪市的老洋房、明拓开发的别墅、之前常住的小区房,以及首都一套四合院,其他的都被叶薇租了出去。

四合院也是叶薇赶在价格大涨前买的,面积不是很大,只有一进,环境呢比老洋房还差一些,没有独立卫生间。

所以叶薇买它却没有租出去,除了等着它价格上涨,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情怀。

沪市老洋房,首都四合院,可以说是两座城市的名片。

首都那座四合院,叶薇也是出差的时候偶尔会去住一两晚。

不能更久了,再长容易幻灭,毕竟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因为租出去的房子数量多,其中还有些是门面,所以叶薇一个月光收房租,都能入账十来万。

又因为叶薇工作忙,房子还分散在好几座城市,为了方便,她特意请了个人专门负责房子出租、收租,以及一些琐碎的事。

而叶薇手里多的不止房子,还有账户里的股票数量。

到今年,她持有的信德电器股票,数量已经增加到三百万。而信德电器的股价,也在五月份股市大涨后,迅速涨到了每股八十块。

也就是说,叶薇手里信德电器的股票,总价值近两亿四千万。

因为弹幕说这一轮牛市会持续到次年六月,所以股价涨起来后叶薇没有急着抛,打算等到明年再说。

除了信德电器,叶薇还少量持有几支其他股票,数量不多,总价值不超过五百万。

把钱投入股市和房产,也是叶薇手里流动资金不多的主要原因。

和叶薇比起来,杨征明手里的流动资金要多一些,但多得很有限,几张银行卡加起来,也不过一千万出头。

他也炒股,但懒得投入太多精力,一直都是长期持股。数量也不多,借着这股股价上涨的东风,股票总价值也不过两百来万。

所以现金加上股票,杨征明手里的钱连叶薇零头都比不上。

但他房子比叶薇多。

毕竟是做房地产开发的,一个楼盘盖好,他作为老板留上几套甚至十几套,都是很正常的事。

而他自留房产,和当初王浩以公司高层为由,低价买入房产,再用低于公司售价卖出去又有不同。

他自留的这些房产,其实大多是用来抵分红的,公司高层都知道,流程上也没什么问题。

王浩仍是公司合伙人时,他也有这样的自留房产。

而他后面低价买入再高价卖出,则是钻了公司规定的空子,他的作为也损害了公司利益,所以不管是道德还是法律上都不占理。

明拓房地产成立至今已有七年,开发的楼盘也差不多有七个,每个楼盘给自己留十套房子,也有七十套了。

当然,他每个楼盘给自己留的房子数量没那么平均,有的楼盘可能多一些,有的楼盘少一些。

像这个别墅楼盘,他就只给自己留了六套,其中四套还是联排,独门独院的只有两套,一套装修成了婚房,一套半卖半送给了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