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私印(第3/7页)
月光下的长街飞起淡淡扬尘。
冯僚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闭了闭眼。
是他出刑狱太久,心肠变软了……竟然忘了给人留下把柄是件多么愚蠢的事。
带着诸多心事回了府。
回到赵宅的时候,下人忽然呈上来一件东西,红漆嵌螺纹钿锦盒,冯僚打开看了一眼,发现是不久前大爷吩咐他打的那对点翠青雀。
小巧而精美的雀鸟静静地躺在锦绸上。
那样细致。
他思索良久,终于招来院里的小厮,低声问道:“大爷可睡下了?”
“没呢。”小厮摇头:“方才打中堂过,灯还亮着呐。”说罢问他有什么事要现在去。
冯僚不理他,拿着锦盒径直往阆山苑去了。
他直觉大爷今夜对他已生不满……幕僚很多人都能做,天津卫还有几位府僚没有跟回来,有的是人想把他挤下去。他若离开了这个位置,还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他得做些什么。
过了中堂,到了阆山苑,有侍从引他进去:“低声道,爷在沐室,您兴许得等一会儿了。”
冯僚扫了一眼周遭,问身旁倒茶的侍从:“怎么不见周侍卫……”周述真的身手极好,一般轻易不离开那位爷身边。
“周侍卫在大音寺……小姐近来身体不舒服,在那儿小住着。”
夜色越来越浓,天边的星子闪闪发光。院里的花圃内传来阵阵虫鸣声。
冯僚低了低眸,看了眼放在桌案上的锦盒,直觉他来对了。
阆山苑很安静,来往的下人都很恭敬,轻易也不进正房……一道脚步声由远及近,冯僚微微抬头,才见这位爷一身软面的白衣,腰间的系带松松地挽着,不穿官服的时候便是一副贵公子的模样。
只是这分明极好的相貌,看着却是透到骨子里的冷。
赵枢没有看他,修长的指节系了腰带:“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径直坐到上首。
侍从过来上茶,端了一盏放在冯僚手边,上好的雨前龙井,淡而雅的香气飘散出来,这位历经世事身经百战的幕僚却不敢喝。只思衬着开口:“您前些日子给小姐打的钗,我已经让工匠做好了,想着先送来给您看看。若有不合适之处,也好早早让人改了。”
随即上前,弯腰打开桌案上漆红的锦盒。
赵枢抬眸,果然瞧见那盒子内,柔软的锦绸上放着的一对青雀发钗。翠鸟的羽毛柔软而鲜艳,在烛火下泛着淡淡的光泽。雀鸟衔珠,巧而精致,有点像宫廷的手艺。
冯僚庆幸自己这件事是花了心思办的,哪能料到这东西今日还能救自己一回。
“是从宫里退下的老匠人做的,工坊里的不如这个……”
赵枢看了那发钗一会儿,忽而拿了一只在手上,低垂的珍珠摇摇曳曳,很适合她那样的小姑娘戴。珍珠有些凉,微动的时候蹭过指尖,他突然想起白天覆上她眼睛的时候,睫毛轻轻扫过掌心的感觉。
放了回去,盖上锦盒。
冯僚离开的时候瞧不清那位爷的神色,心里有些不上不下,却在正要出月门的时候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冯爷,您可别急着走呐。”一利落的侍从追了上来,喘着气儿道:“您手里管着账,爷吩咐让您自个儿支一千两银子,就当给您办事儿的辛苦钱……”
他哪敢要银子!
却隐隐知道他的位置似乎还是稳当的。
.
夜里,林氏让人熬了药给女儿喝下。
这方子比她之前喝过的药都要苦,她觉着里头有黄连……捏着鼻子灌下后感觉十分难受,睡也睡不着,她只能坐起来支开窗子透气。
梨月给她披了件小袄,她坐在窗边的竹榻上一个人下棋。
赵明宜喜欢下棋……可是她下不明白。大哥的围棋是跟祖父学的,她根本不敢找他下。家里的人都知道她慢吞吞的,也都不愿意陪着她,久而久之她就一个人玩儿了。
梨月给她温了盏梨子水:“您喝这个吧,一会儿嘴里就不苦了。”说罢去收拾妆台上的钗环,却见一旁搁置的青花纸伞,仔细瞧了瞧上边儿刷的磁青纸浆,低低地呀了一声:“小姐,这个很贵吧……”
她记得那位爷,他们碰见过两次,一次是在后山石亭上,一次是在藏经阁。她捧着那伞给小姐看:“也不知是个什么人物,这样的东西外头等闲是见不到的。”他竟随意用来补一把伞。
林氏名下有庄铺,不过书肆却是没有的,赵明宜也没见过这个。
她接过来看了看,只见那纸浆已然严丝合缝地黏合在了伞面上,不仔细看倒真的看不出痕迹。她默了一会儿:“兴许也是一位大官儿吧……”不过应该也不会再见到了。
倒是不知要如何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