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仰望(第3/4页)
可是他又喜欢五姑娘的主动热情。
是他摇摆不定,犹豫不决。这些都是很不堪的东西,要他如何跟母亲说呢!
“听凭母亲做主罢。”他不再纠结了。
天方才大亮,他便吩咐侍从套马回书院。侍从问这分明是月休的日子,为何不多待两日就走了。
王颂麒面色不太好看:“要你去就去,这么多话?”
侍从飞快地走了。只是没想到转身就遇到了人。绣兰花儿的圆领袍子,一身清雅干净,利落地束了腰,面色淡淡地打量着他。侍从立马俯身喊了声:“五爷。”
王嗣年没管他,只看向颂麒,淡淡地道了声:“怎么去了一趟寿宴,回来脾气这么大。往日我教你修身养性,平心静气,你是一点都没听进去?”
教导他这么多年,未曾想竟然从未发现他的性子在不知不觉中走歪了。
王颂麒立马低下了头:“叔父。”
“我让人去书院给你告假,你这些日子不要去了,去了也无用。”王嗣年看了他一眼。随即吩咐侍从往书院去一趟,而后便匆匆去了刑部。
白日里内阁与六部一直在商讨讨伐叛王事宜,皇帝也燥郁,甚至将御案上的砚台都砸碎了,犯了头疼的病。圣上走后,留元辅大人主持朝会,六部官员也都留在那里。
等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王嗣年忽而想起赵家那个小姑娘托付他的事,便喊了郎中令程何过来:“你去一趟钦天监,找监正樊大人,就说是我相托,请他测算一下近来的天气。”
“好好的,看天气做什么?”程何疑惑。
王嗣年道:“辽东战事未平,气象影响粮草车马行运,自然要注意。”
“可是这些年的六月都十分旱热,今年也如往年一样,大体是不会有雨的。”程何觉着无需如此麻烦。
王嗣年内心隐隐也觉着是那个姑娘多虑了。可是到底受人相托,他既然已经答应,就不能没有信用,看了一眼程何:“要你去便去,这么多话做什么。”
程何见他不耐烦,正要走,却见眼前的大人已经站起了身:“罢了,还是我亲自去一趟,你下值罢。”
上官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了衙门门前。
监正答应他的请托后,终于才乘了马车回府。回府后身边的侍从告诉他:“赵大人已经掌控了军务衙门,蓟州的兵马也到了广宁,眼下正在盘查辽东的驿站、粮仓、渡口。李澧李总兵平叛之意不显,似乎有些作壁上观的意思。”
“这么快?”王嗣年有些讶然。
到这样局势复杂的地方还能这么快掌控局面,他只觉他走得实在太快了。足够有手段,也足够有魄力。正如他自己说的,他需要这个机会,他已经等这个机会很久了……
很多时候他都觉得他年长一些,总该多几分经验,偶尔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他怎么做会更好。他也会静静地听他说话,有时也会采纳他的意见,似乎是听从他的。
可是他走得太快。
已经到了他要仰望的地步了。
.
而那厢,林氏正在房里处理宴后的事情,还有一些庄户跟商铺的银钱没有结清,她得打理完。不曾想就在这时,张妈妈过来禀她:“咱们在锦州的庄子,有个婆子过来求我,说想见您一面。”
林娉头也未抬:“可说有什么事?”
“这倒没有……不过是当年您身边的老人了,就是那个姓刘的妈妈,她男人在咱们的药铺做掌柜,这个妈妈当年还给六小姐接生过。只是年纪大了,身子骨不行,想去庄上养病。您应允了。”
“竟是她?为何不早说,快快让她进来。”林娉让张妈妈去请。
这个姓刘的仆从是当年从林家跟过来的,做事妥帖,帮她在赵家站稳了脚。她来求见,林氏还是要给这个面子的。
门上响起打帘子的声音。
张妈妈引着刘妈妈进来。刘妈妈穿着灰绿的褙子,底下的裙子是暗红的,用料也好,气色看起来不错,只是不知是不是有什么愁绪,面色不太好看。
见了林氏先喊了一声:“小姐。”
张妈妈笑了起来,说她还是老样子,跟着夫人从林家出来的都下意识地喊闺中尊称。林氏也笑:“好了好了,快去让人上茶果来。”转头又问刘妈妈:“你这回来见我,可是遇着了什么难处?”
刘妈妈干干地笑了一声,心里早就急成了一锅粥,却是不能表现出来:“也没有,只是许久未曾见您,想您跟小姐。年纪大了,看着身边人来来去去,不免伤感。”
林氏便陪着说了会儿话。
好一会儿,刘妈妈才小心翼翼地打探:“六小姐前儿打发到庄上的那个叫相宁的,不久前不见了,也是老奴大意没看住。我这回来,也是特意来向您请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