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拥住

这几日河间在下雨,赵枢从河间赶到奉京的时候,才发现奉京也是一样的。

回直隶多日,还是选了今日到京师述职。

赵枢从太极殿出来,只见檐下雨幕朦胧,太监们都披着雨衣办差事,来来往往,有条不紊。明亮干净的石阶上忽然出现一把淡黄的纸伞,一个小小的身影拾级而上,终于到了廊下。

“先生!”一道洪亮的嗓音忽而划破了雨幕。

赵枢微微抬眸,只见那半大的孩子忽然走上前来,几乎是小跑着的,身上穿着稠绿的衣衫,没有任何配饰,一双眼睛干净而发亮:“先生,我很久没见过您了,您怎么不来文华殿了。”

一旁的小太监忙拉了他:“世子,小声点儿,这里是太极宫呢。”

那孩子才顿了一下。眼睛却亮亮的,只看着他。

“世子还记得微臣?”赵枢觉得好笑,蹲下身来,平视着他,说道:“我与世子已经许多年未曾见过了。”

这个孩子是陈王殿下的遗腹子,陛下登基多年膝下只有五位公主,没有皇子。两年前朝堂议论纷纷,陛下便将几位血缘亲近的宗亲之子接进了宫里,由太后照看。

“我当然记得先生,当年在文华殿您为我讲学,我一直记得您教过我的。”

这个孩子约莫七八岁的模样,说话几经思衬,眼里有着这个年纪的孩子少有的成熟。赵枢笑了笑,站起身来,与他身边的小太监说道:“世子过来这里做什么?”

“这……”小太监支支吾吾的,看了一眼朱玉宁,只见这孩子的目光瞬间又黯淡下来,低声道:“陈王妃病了许多年,快不行了,王府派人传信过来,想把世子接回去伴王妃最后一程。太后娘娘不许……便想着来求陛下。”太后眼下正忙着为辽王殿下伤心,哪有空管陈王妃母子。

赵枢看着朱玉宁。

他也看着他。

“那就进去罢。陛下刚见完了吏部的人,眼下应是有时间的。”说完又看向一旁的小太监:“多看顾着世子,若是成了,便早些送他回宫罢,莫淋了雨。”

说罢,立时下了石阶。

朱宁玉顿了一会儿,仰头看着小太监:“先生曾经教我,陛下有太多的子侄,我只是其中最不起眼的那个,要我明哲保身,不要沾染是非。可是我忍了这么久,我母妃都要过世了……几位堂兄却在陛下面前崭露头角,有了地位。”

“先生是不是错了,我也错了。”朱宁玉的眼睛十分地黯淡。

小太监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个什么来。只能先送这位世子进殿内。

赵枢在宫门前遇见了梁棋,梁棋是跟着王璟一道进宫的。见着他先上前行了礼,说了几句话……王嗣年便在不远处,也没有先走,静静地看着他们。

梁棋有些奇怪。从前是听说过赵、王二位大人关系是很不错的。这么今日一瞧,反而好像更多了几分客气,两人见面至今也只是点了点头而已。一句交谈都没有。

他思衬了一会儿,听到近来的一些事,担忧道:“听说太后娘娘进来与陛下不和,想要为辽王殿下求情,陛下不允,如今正气着呢。您是此次此次平叛陛下钦点的人……太后会不会把气撒到您头上。”

“不用担心我,该如何便是如何,陛下不是个昏庸的人。”赵枢虽是在与梁棋说着话,却知道王璟正在看他,便也抬眸望过去,甚至微微笑了笑:“许久未见,要去我府上喝盏茶么?”

王璟道:“那便叫上隆鄂罢,也许久未见他了。”

赵枢却道:“还是不了,我府里的都是陈茶,今年的新茶还未送来呢,怎么好拿来招待你。”他说话淡淡的,一点都不像是要邀请他去府上喝茶的样子。反而更像是嘲讽。

梁棋静默不语。

:=

正当场面僵持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一道尖细的声音:“圣旨到……”马蹄声高高扬起,众人回头,才见一架马车匆匆赶来,一旁高坐在马上的是陛下身边的黄太监。

黄太监脸上堆着笑:“赵大人,咱家要先与您贺一声喜了。”说罢,又回首将马车里的人搀了出来,嘴里喊着:“世子小心。”

下来的是八岁的陈王世子。他昂着头,同样学着黄太监的样子,高声道:“先生,恭喜您了!”

黄太监念旨,赵枢其实猜到了这是什么,方才从太极宫出来便有了几分直觉,掀了官服跪下接旨。王璟跟梁棋对视了一眼,也跪了下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辽地叛乱,尔洞察战机,穿插迂回……”黄太监的嗓子又尖又细,这两日还有些沙哑,这长长的一道诏书,实在是废了些功夫:“特封尔为定襄侯,食邑千户,世袭罔替……”

梁棋倒吸了一口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