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看望(第2/3页)

“不用跟我说了,你不许去……再说他定会来看你,你何必跑着一遭?”

让女儿独自去蓟州,她怎么放得下这个心?

赵明宜攀着她的肩膀,柔声道:“可是马上过节了,傅大人说他很忙,若是再来看我,那实在是很疲惫的。”从来都是他过来看她,不管多忙都会抽出空来。她也想去一次蓟州。

林娉当然不许,嘱咐梨月看着她。

反而是傅蕴笙回来的时候替她说话:“也没什么的,中秋佳节,她惦念着那位,不也是一件好事么。”他刚成亲没多久,日子过得美满开怀,很明白这些小儿女的心思,哄着林娉,玩笑道:“难道你在家的时候就不惦念着我吗?嗯?”

这哪能一样!

林娉横了他一眼。

好话说了一箩筐,她终于还是同意了。

傅蕴笙立时便听见门外悉悉索索的声音,想也猜到是那个姑娘,他亲自去开了门,笑道:“你母亲同意了。让你身边的万青送你去吧,只是路上千万小心。”

那姑娘听见笑得像春日的桃花,高高地喊了一声傅叔叔,一溜儿便跑了。

傅蕴笙觉得他们这样就很好。两个人互相惦念着。被这样的姑娘放在心上,人的心也会柔软起来。

万青可一点不磨蹭。他刚到这位小姐身边的时候,便打听清楚了前头那一位是怎么走的,心比明镜还亮。当日便准备齐备,路上走了两日,终于在中秋之前到了蓟州。

张荣寿坐在中堂底下的椅子上,正在回禀前些日子上报的篱障一事。只是方才刘崇忽然进来了一趟,他便发现了,那位大人听得越来越马虎,到最后手掌按在杯盏上。

像是在等谁。

这可真是稀罕。

又想到近来总督府的喜事将近,他终于明白过来:“大人,余下更细的,还需吩咐底下人摸排清楚。”

赵枢看了他一眼,放下了按在茶盏上的手。让他先离开了。

万青很有眼色,只是他有心瞒也瞒不住。辽东不比旁的地方,只要进了这个地界儿,就没有那位爷不清楚的事儿。他们的车架一入蓟州,明里暗里的护卫便多了起来。小姐没看出来,他却是知道得清清楚楚。

蓟州的核心区域在以经略衙门为中心的一应地带。

这里历来都是军事重镇,若那位爷不清楚他们过来,他们要进去不知要费多大的力气。

车架驶入了督师府,赵明宜正见这里草木丛生,花木繁盛,一点都没有秋日的凋零之态,不免有些新奇。下人引她至厅堂。

赵枢推门进来的时候,才见那姑娘还未曾注意他。

她穿了身薄薄的姜黄色的小袄,底下是茜色的裙子,手里捧了杯茶,踮脚去看堂中挂着的笼子。专心致志地研究起里头的斑点小鸟来。

“你看它这么认真,竟不是来看我的么?”他负着手立在廊下看她,眼中带着些许笑意。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他立马便见那姑娘转过头来,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眼前一闪,他没有防备,往后退了一步。怀里冲过来一个软绵绵的人儿,头发也柔软,蹭得他脖颈有些发痒。

她不好意思了,却是倒打一耙:“我就是来看你的,你怎么还冤枉人呢!”

头顶传来一阵笑意。

“你就会笑我!”她脸上挂不住,有点恼了,不想抬头看他。

他把她从怀里拉出来,让她背对着自己,紧紧地拥着她:“若知道你来,我便早让人去接你。”他贴着她的耳朵,问道:“饿不饿,我带你吃点东西?”

虽然是询问,却不容拒绝地将她带走了。路上走了这么许久,舟车劳顿,肯定是没有胃口的。

怎么会不饿呢。

蓟州的饮食跟锦州大差不差,她适应得很快,多吃了些,只是有些困。他又带她去歇息。

“不是入秋了吗?为什么这里的草木这般繁盛,一点都没有凋零的样子?”她挽着他,抬头问他。又往院子四周望了望,当真觉得清新明快,很适合生活。

赵枢道:“你不是喜欢花木么,你若要过来,自然要尊着你的喜好。”她喜欢空气好的地方,喜欢种花种草,还喜欢猫儿。

她听见这话,有些沉默。

原来爱不爱一个人这般明显。她前世在云州的宅子里种了许多花儿,几乎只要是花木她都喜欢。唯独柳树不行,春天柳絮飘扬,她身上会起红疹子。那个人却留了一棵盖过屋顶的高柳在庭院中。

“我很喜欢……”她仰头看了看他,心中的欢喜要溢满了。

他摸了摸她的头。

却是不动声色地将她挽着自己的手拿了下来,牵在自己手里:“我带你去你的屋子看看吧。”

天气明明很适宜,她脸上却热了起来。被他碰到的地方有些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