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成亲

赵枢与她说过成亲之时不必回沧州。

赵家在沧州,那里又曾经是她生活过的地方,人多口杂,不免议论纷纷。回一遭纯粹是受苦来的,他觉得没有必要,便与林氏商议,届时发嫁队伍直接到蓟州。这般便不用迂回了。

这样好是好,林氏却有些担忧:“这般你祖父可答应?”赵家纵然大换了一遍血,可最顶头的那位还在呢,她怕到时候出什么岔子。

赵枢道:“这个您不用担心,祖父那里自有我去说。他不会不答应的。”

事实是那位不答应也无法。

如今已经不是从前了。他要做的事早已无人敢置喙。

冬月那天大雪,一大早傅家门前便响起了炮竹的声响。‘噼里啪啦’的,门口有人撒糖,林*娉让人将提早做好的喜饼派发出去。大红的炮竹纸屑和着地上喜庆的糖油纸,让这个冬天都暖了几分。

清晨两位舅母过来给她梳妆,穿着红色的吉祥服饰,面容柔和,嘴里唱着词。

“一梳梳到尾”

“二梳白发齐眉”

“三梳子孙满堂”

“四梳四季平安”

她偏了偏头,看见镜中一个明媚翩然的少女,一时有些恍惚。

“怎么了蓁蓁,怎么看自己还看呆了呢,莫不是觉得太好看了,要认不出来自己了吧?”四周都是舅母打趣的声音,她听了有些脸红。忙低下了头。

想要落泪。

她怎么会想到还能有这样一天呢。

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有人打了帘子,喜娘声音一下子高了起来。

“新郎官儿来咯。”

房里忽然嘈杂起来,她盖着盖头,什么也看不见,只能听见耳边隐约的笑声。还有夫人小姐说话的声音。静瑶忽然凑到她耳边,小声告诉她:“姐夫丰神俊朗,还是姐姐的眼光好!”

她年纪小,多看了几眼,忙凑过来跟她咬耳朵。

赵明宜更紧张了,交握着双手,正想着一会儿要干什么,脑子一阵发懵。而后才发觉肩膀一沉,一只大手轻轻地按在了她的肩上,那人朝她伸出了手:“蓁蓁,来。”

他把她带到了中堂。

她需要在那里拜别父母。

中堂人也许多,她听见林娉沙哑的声音,敬过茶后,林娉已经匆匆离开了。唯有傅蕴笙在跟她说话:“你母亲舍不得你……这会儿恐怕是忍不住了,你不要怪她。”

哪有女儿怪罪母亲的呢。

“您帮我告诉娘,求她保重身体。”她眼眶也红了。

傅蕴笙点头。又去跟赵枢说话:“她年纪小,有什么事,还望你多担待……今日我送她出嫁,便也算我的女儿了,希望你待她好。”他有两位公子,从来没有经历过嫁女儿的事。今日也是百感交集。

赵枢应了。

她感觉似乎牵着她的手愈发紧了一些。

迎亲的队伍很快前往蓟州。

他在中程休息的时候过来看她,二舅母笑盈盈地将他请了出去:“哪有半道上看新娘子的,马上就到了,到时候咱们洞房里随便看,反正都是你的!”

身边的女宾也笑:“就是就是,这婚礼啊就得遵这个礼俗!”

她听见他笑着应了一声:“行。”

“不过还是让我跟她说几句话吧。”

舅母笑着将他放进来了。她听见一道缓而轻的脚步声,逐渐近了,他的气息太过霸道,让她都闻不到嫁衣上的熏香了。

有人坐在了她身侧,她看见他修长而的手伸了过来,握住了她的。温暖的手将她包裹了起来,指腹上薄薄的茧剐蹭着她柔软的手心,她觉得有点痒。

说是来陪她说话的。

却一句话都没说。

反倒把她弄得紧张了。

“你,你累吗?”她注意力全在被他握着的手上,脑子懵了好半天,才憋出这么一句话来。声音迟钝得厉害。好像慢了一拍似的。

头顶传来一阵笑声。

他将她的手平展开来,放到自己腿上,伸手覆住了。

“你在说什么傻话,我怎么会累。”他声音一如既往柔和,只是那柔和中多了两分她说不出的感觉,那若有似无的轻音让她的脸刷得一下红了。

“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他道。

果真是高兴,她感觉他的手被他放在掌心里,慢慢摩挲,温柔又珍贵。

行程不算短,却也没有很长。路上就走了一日,清晨之时方到,两位舅母陪着她在蓟州置下的私宅休息了一天,傍晚的时候才从宅子里发嫁。花轿抬得稳稳当当,她听见外头不甚熟悉的口音,才有了一种离家的感觉。

蓟州的家她来过一次。中秋那日他带她走过一遍,四处看了看,没想到这么快她便以另一种身份进来了。

梨月在扶着她进府的时候小声告诉她:“听说太爷过来了。”成亲要拜高堂。大人的两位高堂都未曾到场,到时候肯定是要惹人议论。这时就必得有一个更有分量的人压住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