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3页)
大哥都十五了,且身份尊贵,贵妇人们不敢给,那么大哥没有,他跟二哥也不能有。
庆阳明白了,收了一圈压岁钱后,她乖乖跟着未来大嫂吕温容去同闺秀们玩。
吕温容如今十二岁,是成国公吕光祖的孙女,每次贵妃办花宴吕温容都会随家中长辈进宫,所以庆阳认得她,包括平凉侯府袁家袁崇礼七岁的妹妹袁婕、威远侯府孟家八岁的孟瑶以及左相严锡正的孙女严真真。
严真真还是贵妃娘娘的外甥女,又与庆阳同岁,因此庆阳与严真真最熟。
小姑娘们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要回宫的时候庆阳都舍不得走,可惜父皇放她出宫的条件就是她必须听大哥的话。
回到宫里,小公主还是那副因为没玩够而不太开心的样子。
兴武帝哄女儿:“等麟儿过生辰了,父皇把她们都请进宫陪你玩。”
庆阳:“我哪天生辰?”
兴武帝:“四月初二啊,跟父皇登基大典是同一天。”
庆阳:“……太久了,我想明天就叫她们进宫。”
兴武帝:“那可不行,她们要陪家人过年,然后你读书的时候她们也要读书,只能在特殊的日子聚在一块儿。再说了,现在你的九华宫还没修好是不是?等九华宫修好了,父皇在那边给你庆生,正好让她们都看看你的新宫殿。”
庆阳高兴了,从此每天都盼着九华宫快点修好。
.
工匠们二月中旬进的九华宫,专趁三位皇子白日读书、练武的时候赶工,打扰不到皇子们休息,却吸引了下午很空的小公主。
跟已经逛得很熟的前朝比,小公主显然对修缮自己的九华宫更有兴趣,带了解玉进来就不肯走了。
“这是什么?”
“回殿下,这是青石板,铺在院子里的。”
“这个?”
“这是撬棍,撬旧石板用的。”
“怎么撬?”
“……”
工匠们忙忙碌碌、小公主瞧瞧看看,到了三月中旬,昔日的翠云宫今日的九华宫已经修缮得里外焕然一新,晾晒几日等各处新刷的漆都放干了,宫人们再把崭新的各种大小物件搬进去,雕刻精美的拔步床、巧夺天工的瓷器,等等等等,每一样放在宫外都是有市无价。
兴武帝并没有特意为小公主挥金如土,但皇家主子们日常所用本就是天底下第一等的工匠用第一等的材料打造出来的,负责修缮九华宫的官员再从这些第一等的物件中择优选送到九华宫,便使得兴武五年春修好的九华宫比兴武元年陆续修好的三位皇子的宫殿还要富丽堂皇。
宫殿有了,贵妃、丽妃再一起帮小公主选了一批宫人过去伺候,其中包括六个眉清目秀的五岁小宫女,让她们一边跟着大宫女学规矩一边给小公主当玩伴,等小公主长大了,她身边的四个大宫女应该也会出自这六个小宫女。
新房子新玩伴,三月下旬,庆阳高高兴兴地搬进了九华宫,一点都不稀罕继续住三哥那边了。
三位皇子最先来妹妹的新宫做客,好归好,公主宫殿的陈设与皇子们不同,秦仁不会跟妹妹比住处,秦弘、秦炳也没动这个心思。
永康来得晚一些,但她新得的公主府各处所用同样是好货色,她便犯不着羡慕什么。
转眼就到了四月初二。
兴武帝不但替小公主下帖子请了十几位勋贵高官府里的小闺秀进宫吃席,还给三个儿子放了上午的半日假。
一大早,住在附近的三个皇子带着伴读先来给小公主送生辰礼物。
秦弘送的是一支赤金镶珍珠的彩蝶花钿,秦梁送了一枚羊脂玉的麒麟玉佩。
秦炳送的是一支色泽红润的玉镯,袁崇礼既不是亲哥也不是堂哥,送了一匣四朵栩栩如生的四季绢花。
秦仁神色复杂地拿出他亲手给妹妹做的老鹰风筝,一边送一边嘀咕前面的几个:“母妃说了,随便做点什么给妹妹就行,妹妹高兴最重要,你们那些都是大人帮忙准备的。”
秦弘想,他是大哥,还是太子,礼物不能太寒酸。
秦炳则是不知道送什么,懒得自己做,干脆跟母妃要了一样。
庆阳喜欢三哥的风筝,约好让三哥陪她一起放风筝后,庆阳看向排在最后面的张肃。
张肃看了眼三皇子。
月底休沐,他回家跟母亲说要给小公主准备礼物的事,母亲知道三皇子会送自做的风筝后,让他也自己做,或是去集市上买一样不用多贵重但容易讨小公主欢心的东西。
张肃从小到大都没怎么嬉闹过,对适合玩乐的小玩意知之甚少,更别提亲手制作了。
所以张肃只能跟着二哥去了集市,大大小小的店铺摊子都看过,最终给小公主挑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