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2/3页)
庆阳昨晚听见动静了,一更天二哥才醉醺醺地回了房,醉成那样肯定得多睡,至于三哥,醉不醉都嗜睡。
庆阳自去前面找父皇。
秦弘已经在这边了,见到妹妹,笑道:“刚刚父皇还说,妹妹肯定是第二个来的。”
庆阳先观察大哥的气色,喜欢道:“昨晚大哥没怎么喝酒吧?”她敬佩大将军们,却不喜欢一群将军互相灌酒的姿态。
秦弘:“我酒量不行,不敢多喝。”
因为他是太子,除了王叔、邓冲,别的臣子将领不会灌他,昨晚二弟坐在他旁边,每当邓冲敬酒,二弟都会不耐烦地替他喝了。
庆阳站到父皇身后,趴在父皇的肩头道:“父皇,战事结束了,城里也太平了,我想出去逛逛。”
这可是距离京城两千多里的武威,她这辈子可能只会来这一次的地方,庆阳想趁回京前多领略领略本地的风土民情。
兴武帝:“可以,叫你三哥、张肃陪着,再去找樊钟要十六个侍卫,就在城里逛,不要出城。”
小公主高兴得就要去喊三哥起床。
兴武帝:“急什么,吃完早饭再走。”
庆阳:“不了,我去尝尝这边的早摊!”
.
等睡眼惺忪的秦仁无精打采地跟着妹妹走出帝王暂居的总兵府,得了消息的张肃已经在门外候着了,另有樊钟挑选的十六个布衣侍卫。
今日张肃穿了件松青色的粗布袍子,都说人靠衣装,这粗布的料子却衬得他本人如玉,纵使连续一个多月的行军微微晒黑了他的脸庞,庆阳刚出门看到他的时候,还是觉得眼前一亮。
“微臣拜见两位殿下。”
张肃带着侍卫们行礼道。
庆阳叫众人免礼,问张肃:“你的伤如何了?要是行动不便,你还是回去休息吧,这么多侍卫在,不用你担心。”
打完一个长哈欠的秦仁:“对对,你养伤要紧,千万别勉强。”
张肃:“快好了,其实我也想趁此机会随殿下们出去逛逛。”
庆阳:“行,如果不小心弄疼伤口了,你要告诉我们。”
张肃点头。
武威城城墙坚固,城里却没有京城那么大,总兵府前面两条街就是开满商铺的主街,所以庆阳三人直接步行过去了,八个布衣侍卫在前面开道,八个保持距离跟在后面。
与西胡的战事并没有影响城中的百姓商贾,特别是初十起城门又重新开启了,知道朝廷打了胜仗的百姓们欢欣鼓舞,街头的贩卖声都透着浓浓的喜气。
前面是家包子摊,摊主掀开蒸屉的盖子,露出满满一屉七八个比拳头还大的白面包子。
秦仁不困了,肚子一阵叫唤,对妹妹道:“就这个吧,我要两个肉包。”
庆阳解下腰间的荷包要三哥自己去买,她才不要吃京城也能吃到的包子。
“你要吗?”她问张肃。
张肃:“多谢……姑娘,我出发前已经吃过了。”
二哥住在军营,他随驾住在总兵府,因为皇上或是两位殿下随时可能会传唤,张肃起得早吃得也早。
庆阳就与他一起等着三哥。
秦仁花十文钱买了两个大肉包过来,一手捧着一手将荷包还给妹妹。
庆阳听到摊主报价了,问张肃:“京城的包子什么价?”
张肃:“肉包四文一个,比这个要小些。”
嘴唇被烫的秦仁吸着气问:“怎么这边反而比京城还贵?”
小小年纪就进宫当伴读很少有民间行走经验的张肃一时卡住了,庆阳看看两边不断经过的商旅,了然道:“京城百姓比外地百姓富裕,家中吃得起这种白面包子的多,小贩们卖得太贵,百姓们可能就不去买了。武威是边关重镇,商旅多,商旅盘缠充足,之前在经过的小城小镇吃喝都不如意,到了武威肯定舍得吃好的,所以小贩反而敢提高价钱。”
秦仁只是赞成地点头,张肃多看了聪慧的小公主一眼。
经过两个没多稀奇的小摊,庆阳停在了一个大娘的摊子前,大娘卖的是一种把腊肉卷在中间开口的烤饼的吃食。
“哎呦,小姑娘怎么长得跟仙女一样,要尝尝老妇人的肉夹子吗?我们家的腊肉可香了,不信你试试。”
老妇人热情地用筷子夹起一片腊肉递过来。
庆阳不着痕迹地观察老妇人的手与筷子,手布满皱纹但干干净净的,筷子瞧着也是十分新。
庆阳这才张开嘴。
有些奇怪的味道,吃起来却很香。
庆阳要了两个,大娘动作麻利地包好,十文钱一个,庆阳直接给了大娘一块碎银子,喜得大娘乐开了花。
走开几步后,秦仁悄悄道:“妹妹这么大方,岂不是显得我刚刚很小气?”
庆阳:“第一,这是我的银子,你不能拿我的银子大方。第二,大娘夸我了,卖包子的大爷夸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