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2/2页)
进了堂屋,二人将邓冲按坐在椅子上,派人去端醒酒茶。
一身酒气的邓冲瞅瞅身边的两个年轻人,指着秦梁道:“这酒喝得真不痛快,还得跟你爹喝才行,那么多人,我跟你爹最对脾气!”
想当年,他跟皇上才是穿一条裤子的亲兄弟,小了八岁的雍王在他们眼里纯粹是个啥也不懂的小屁孩。后来皇上起事了,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大,身边的能人也越来越多,皇上说话行事渐渐都变了样,时不时就骂他两句,反倒是雍王还是老家的那个雍王,更对他的脾气。
秦梁示意长随在外面守着,劝舅舅:“您小点声,传到外面别人该去皇上面前乱嚼舌头了,说您不高兴陪皇上喝酒。”
邓冲:“跟皇上没关系,我是不喜欢张玠他们!狗屁的前朝名将,名将真那么厉害,怎么没帮前朝皇帝保住江山?”
趴在桌子上骂骂咧咧一阵,没等到醒酒茶,邓冲就睡着了。
秦梁再帮着邓坤将人扶到里面的床上睡觉。
折腾出一身汗,醒酒茶也端上来了,表兄弟俩坐在堂屋里喝了起来。
邓坤瞅瞅里面,问秦梁:“我真有点摸不清皇上的心思了,论战功,我爹、姑父还有吕老爷子、吕叔比张玠他们都高,那郭彦卿更是一点都没帮到皇上。论交情,我爹、姑父他们才是从一开始就陪在皇上身边的老家亲友,怎么算皇上都该更信任我爹他们吧,总兵这种封疆大吏,皇上怎么全分给外人了?他就不怕再出几个袁兆熊?”
秦梁只管喝茶。
邓坤:“哦,我明白了,皇上更看重京军,边军造反至少他还有反应的时间,京军若是造反可就直接杀进皇宫了,所以皇上更想把京军交到信得过的老兄弟手里。”
秦梁放下茶碗,看了邓坤几眼,这才道:“你这话也有些道理,但你猜猜,史上造反的将军多,还是造反的王爷多?”
不喜读书的邓坤:“……”
秦梁低声道:“答案是,王爷。”
邓坤奇了:“为何?”
秦梁:“因为将军是臣,他们造反往往都没有名正言顺的由头,反而会背负奸臣贼子的骂名。王爷们虽然也是臣,但他们占了皇家的血脉,一旦皇上为政上落下什么把柄,王爷们就可以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起兵,百姓官员们也更容易拥护皇室血脉。”
邓坤眨眨眼睛,猛地全身一冷:“你是说,皇上不派姑父去当封疆大吏,怕的是哪天姑父造反?”
秦梁点头。
邓坤:“那我爹……”
秦梁笑笑,指指邓坤再指指自己:“我喊你爹舅舅,你喊我爹姑父,两家早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了。”
邓坤想信又不敢相信,试图推翻秦梁的猜测:“那吕老爷子呢?难道皇上也疑他?”
秦梁摇摇头:“吕老还有几年活头,吕瓒带兵冲锋行,智谋不足,只适合掌管京军。”
邓坤呆住了。
秦梁站了起来:“不早了,我也回去睡会儿。”
邓坤拦住他:“不行,你得给我说清楚了,果真如你所说,皇上防着咱们两家造反,那他岂不是随时都可能会对咱们下手?”
秦梁笑道:“防归防,只要我们不反,皇上又有何理由治罪咱们?我说这个,是想提醒你跟舅舅以后要谨言慎行,别再因为一些口舌之争被皇上不喜。对了,这事你跟舅舅心里有数就行,千万别传出去,不然咱们两家的好日子都要到头了。”
拍拍邓坤的肩膀,秦梁绕过他出了门。
.
另一座院子,加起来也没邓冲一人喝得多的张家父子都很清醒,言简意赅地交流着各自的近况。
京城的事有张恒开口,张肃听着就是。
没一句废话,没一句玩笑,连温情都显得淡薄。
院子里渐渐聚起雪来,世子张坚问了句稍带情绪的:“之前皇上让父亲代任辽州总兵,如今孟侯接任凉州总兵,父亲莫非要长守辽州了?”
长守的话,京城的母亲该多想父亲。
妻子的面容在脑海里一晃而过,张玠平静道:“皇上让我守,我便守,没什么好说的。”
袁兆熊虽然已经伏诛,凉州军的军心还乱着,需要孟极这样的大将稳定军心,同时震慑曾经摇摆的凉州将领与官员。东胡这边,正当壮年的东胡王野心勃勃,这几年南下之意越来越明显,皇上信任他,他自当全心戍边,料想妻子能够理解。
视线依次扫过三个儿子,张玠道:“回去吧,尽好各自的职责。”
带兵的将军容易被帝王猜疑,但只要做将军的恪尽职守公私无愧于君,那么也没什么可多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