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2/2页)
武先生见了,绷着脸道:“三殿下可以不练,但请不要分张肃的心。”
现在他就三个学生了,小公主练箭、剑只是兴趣使然,三皇子纯粹是走个过场,只有张肃这一个既有天分也愿意学的好学生,武先生恨不得倾囊相授。
秦仁默默地闭上嘴巴。
已经离开的小公主一路赶到通往前朝的乾元门,就见樊钟已经在这里等着了,如果他不来接应,庆阳还得再去跟父皇要块儿临时的腰牌用用。
樊钟:“殿下放心,除了正当值的,现在能用的禁卫臣都已经按照年纪分好了,殿下到了直接挑就行。”
庆阳:“有劳樊统领费心了。”
樊钟:“这算什么,要不是臣走不开,臣都想亲自去保护殿下。”
庆阳仰头瞅瞅他的虎背熊腰,笑道:“真能挑走樊统领的话,那我只带樊统领一人足矣,哪里还需要用十六个禁卫。”
樊钟一个没忍住,长长的宫道上就响起了他洪亮的笑声。
到了禁卫司,一排排身姿挺拔健硕的禁卫果然已经站好了,按照年纪分别站成一列,从十七岁到三十六岁,一共二十列。这些禁卫要么是四大营里挑选出来的翘楚,要么是历年武科举选出来的武进士们,个个武艺超群。
庆阳带着樊钟走上演武台,先讲明她选人的规矩,再围着禁卫们的列阵走动起来,脚步并不慢,视线逐个扫过每个禁卫的脸,最后在最外面的一圈挑了二十岁以下的八人,三十岁以上的八人。等下个月挑的时候,这十六人就不用再来待选了。
翌日晌午,庆阳未时两刻左右来到东华门外,十六个侍卫身穿布衣常服已经等在了这里。
庆阳并未多看,由解玉扶着上了马车。
很快,马车停到了京兆尹的府衙前,因为是第一次来,庆阳亮出腰牌,等着京兆尹曾伯益来接她。
曾伯益得知庆阳公主带了十六个威风凛凛的侍卫,又惊又疑,丢下手头的文书疾步赶了出来,停下脚步刚要行礼,身穿布衣的小公主提前做了个免礼的手势,笑着对他道:“曾大人无需多礼,我只是过来看看京兆尹的官员们都在忙什么,你与诸位官员照常当差就可,不必特别招待我。”
说完,庆阳让解玉将腰牌递给曾伯益过目。
曾伯益简单看过便恭恭敬敬地还了回来,心中了然,小公主不能去前朝了,于是改来了宫外。
因为从别的官员那里听说过小公主聪慧懂事,最多在官员闲着时请教些问题,曾伯益放心地将小公主迎了进来。
曾伯益刚是四十出头的年纪,前年才从地方提拔上来,庆阳见他气度儒雅,待她谦恭又不刻意逢迎讨好,更没有严锡正、聂鏊那种明显的不满抗拒,庆阳很是满意。
曾伯益显然也不是个多嘴的人,直到九月十五小公主又来了一回,严锡正居然才因为哪个京兆尹小官透出去的消息听说了此事。
严锡正立即去求见兴武帝。
兴武帝在批阅奏折,头也不抬地道:“这事朕也是被麟儿钻了空子,具体怎么回事你去问太子吧。”
严锡正分辨不出皇上这态度是真是假,去御史台找太子。
政事上秦弘没有自信,在这些重臣们面前十分谦恭,但妹妹的腰牌是他帮忙求来的,秦弘便毫不退缩地给妹妹撑了一回腰:“我愿意哄她开心,左相要怪就怪我,不必苛责妹妹。”
严锡正:“……”
闻讯而来的聂鏊:“……”
皇家的小公主,皇上与太子都愿意纵着,再加上小公主在前朝时并未惹出乱子,两位重臣还能如何?
转眼就到了九月十九,晌午一起回寝宫的路上,因为妹妹下午学琴画不去演武堂,黄昏张肃也将直接出宫回府,秦仁提前问道:“妹妹明日出宫吗?要我们陪吗?”
庆阳在三哥眼里看到了期待,但她分不清三哥在期待睡懒觉,还是期待陪她出宫。
“三哥想去吗?”
秦仁连连点头。
庆阳:“那就去吧。”拿着父皇的腰牌时她做的都是正事,休沐日出宫才是为了玩乐。
秦仁高兴地看向张肃,见张肃还是没什么表情的样子,秦仁善解人意地替他问妹妹:“那你有十六个侍卫了,还用张肃跟着吗?”
庆阳停下脚步,瞪着三哥道:“侍卫是侍卫,张肃是张肃,我叫他又不是把他当侍卫用。”
秦仁面露尴尬。
庆阳反应过来,立即看向张肃:“你不愿意陪我们?”
这时候垂眸就等于心虚,张肃只好迎着小公主的目光道:“微臣从未有过此意。”
庆阳看得出他没撒谎,于是又瞪了乱当好人的三哥一眼。
秦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