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2/2页)

秦仁:“我也没想当将军,再说了,我跟张肃叙旧,二哥你看着前面,少回头,仪仗都乱了。”

两位皇子斗嘴时,张肃只管目视前方,而他的前方便是穿着一件青色锦袍的小公主,尽管张肃没有刻意只盯着小公主的背影看,但离得这么近,他还是看清了几次,包括小公主头上的玉簪,小公主因为绾发而露出来的莹白后颈,小公主随着马步微微摇晃的腰背,以及小公主搭在马腹两侧的长腿。

好几次,因为视线无意落在了他不该去看的地方,张肃还要刻意去看两侧的百姓。

“哈哈哈,你不想跟我说话,我看人家张肃也没想跟你叙旧啊!”

秦炳见张肃歪着脑袋,还是朝背着三弟的一侧歪,不禁大笑起来,结果他刚说完,张肃就转过来了,瞥他一眼,再看着三皇子道:“云州确实比京城这边晒些,不过微臣已经习惯了,几位殿下在京城可一切安好?”

秦仁就知道张肃也惦记他们,笑道:“我们都挺好的,二哥武艺越发精进了,我好吃好喝的,变化最大的是妹妹,你瞧,她上个月开始去吏部当差了,比我还快一步。”

既然他提到了小公主,张肃便顺着这个话题朝前面的小公主道:“微臣进京前也听闻了公主的才名,心中十分敬佩。”

庆阳笑笑,头也不回地道:“你在战场立功,保家卫国,亦值得我等敬佩,就不必说这些奉承话了。”

秦炳继续插嘴:“就是,这些我们都听腻了,你快给我们讲讲战场上的事,骠国人长得什么样,那边的瘴气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肃便两位皇子问什么,他就答什么。

阳光从后面照过来,庆阳能看到一侧地面上属于张肃的半截身影。

路上她虽然没有回头,但早在张肃与邓冲的马车靠近城门时,早在张肃下马给父皇行礼时,庆阳已经将他上上下下打量了好几遍,知道他晒黑了,更高了,隔了两年多再见都有些陌生,可张肃看到她又迅速移开视线的恭谨是她熟悉的,他站在马车旁清冷如剑的身姿也是她熟悉的。

分开两年多又如何,除了长高了长大了,庆阳没觉得自己的性情有何变化,那么张肃在云州不是操练就是跟着邓冲、张坚巡视边关,最后再去骠国打了一仗,他又能变到哪里去?

皇城到了。

有了官职的庆阳越发光明正大地参加了这场为凯旋将士们庆功的宴席,张坚等将领与云州军还要继续戍边,父皇派了官员过去在云州另行设宴犒赏三军。

相比张肃等小将,邓冲才是宫里这场庆功宴的中心,文臣们高声赞扬邓冲的功绩,武官们唯有敬酒以表达敬佩,可惜邓冲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大碗大碗地连续喝酒,才饮一碗就剧烈地咳嗽起来,被兴武帝勒令以茶代酒。

庆阳曾经不喜邓冲的无礼,此时亲眼目睹邓冲大病一场后的老态,目睹父皇与王叔几度泛红的眼眶,庆阳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宴席吃到一半,兴武帝接连升了几个立功新秀小将的官,其中张肃为西营一卫卫指挥,与秦梁、邓泰以及外放各边军历练的张恒、邓坤、孟长川等人一样都是正三品武职。

张肃领旨谢恩。

小将们都封了,兴武帝最后看向邓冲,道:“定国公助朕开国有功、统一南地有功、北伐西胡有功、南讨骠国有功,乃是本朝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大将,让你任京师四营的哪一营统领都不足以嘉奖你为大齐立下的赫赫战功,所以朕决定专门为你增设超一品大都督一职,统领京军与天下兵马!”

文官里的丞相还分为左右二相,兴武帝却给了邓冲仅次于他一人之下的兵权,足见帝王对邓冲的信任与器重。

雍王都替邓冲激动了!

邓冲手握着装了清茶的酒碗,闻言后眼中滚落泪水,然后离席跪到御阶前,俯身叩首:“皇上隆恩,臣感激涕零,若臣没有遭此大病,臣定会继续肝脑涂地报效皇上,可臣老了,臣连马都骑不稳了,臣看不上骑不了马拿不动刀的将军,臣也不愿意仗着皇恩做那样的将军,恳请皇上准臣辞官养老,就吃吃喝喝地过完余生吧!”

他都这样了,连家里的儿子都骂不动,还能去管谁?

与其占着一个他根本掌握不了实权的大都督虚职,与其因为兵权太大被皇上忌惮,不如踏踏实实待在家里养老。

一场瘴疠鬼门关走了十几趟,估计也没几年好活的邓冲,什么都看淡了,无论龙椅上的帝王如何劝,都拒不肯受。

他不要官职,兴武帝只能赐他“天下第一威武大将军”的封号,以及黄金万两、良田千顷等实物赏赐。

“臣叩谢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