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庆阳生在四月初, 正是阳光温暖又不灼人且处处繁花似锦的好时节。

在庆阳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每年她过生辰父皇都会在御花园安排一场宴席, 邀请重臣勋贵家年龄相近的闺秀们进宫为她庆生,那个年纪的庆阳也喜欢这样的热闹。

十五岁的及笄宴是最隆重的一次,十六岁庆阳随着父皇南巡,生辰时就只有父皇母妃二哥再加上张肃陪她吃了一顿席面。到了今年,庆阳自己要当差,昔日最亲密的几个闺中玩伴全成了她的嫂子,个个都要持家,庆阳完全没有再办生辰宴的想法,大姐兄嫂们送她礼物她会高兴,不送或忘了送也完全正常, 毕竟外甥外甥女侄儿侄女都长起来了,兄嫂们不必再把她当孩子哄着。

可庆阳不贪热闹,生辰前一日的傍晚, 父皇居然把她叫了过去, 道:“明日你生辰, 朕准备晌午设宴为你庆生,请的都是咱们自家人,也就张肃暂时只能算半个自家人吧。”

庆阳:“……一次小生辰而已,还是算了吧, 王叔与皇兄们都担着差事, 尤其是王叔他们,远在军营,何必为了一顿饭往返奔波。”

兴武帝:“是小生辰,但应该也是你作为小姑娘的最后一次生辰,等你成了亲, 父皇想再这么大张旗鼓地为你庆生都不方便,父皇舍不得,非得大办一场心里才舒坦,反正朕已经把话传给你王叔他们了,叫他们先当差,午时赶到乾元殿就行,他们嫌折腾大可不来,朕不会为此怪罪他们。”

庆阳:“……”

父皇发话,谁敢不来?

兴武帝见女儿垂着眼,笑道:“怎么,怕别人说闲话,觉得父皇对你偏爱太过?”

庆阳抬眸,瞧着还笑得出来的父皇,小声道:“因为那套游记,我已经出够了风头,此时该敛着些才是。”

只谈国事,庆阳对父皇的谋划多少都能猜中七八成,涉及到自己,庆阳真没有把握。

凭借父皇对她长达十几年的疼爱,庆阳相信父皇不会故意把她架在火上烧,可她越风光大哥那边的压力就越大,大姐也会因此怨怪上她,庆阳不信父皇真的没算到这点,那么,父皇究竟想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盼着大哥知耻而后勇发愤图强,还是……

前者的话,大哥是浴火重生了,她这块儿磨刀石在大哥那一脉里怕是难有好下场。

若是后者,这番盛名之下的种种隐患便成了她的磨刀石。

兴武帝:“敛什么敛,天下百姓都知道朕最疼你这个小公主,朝中大臣们更是因为早年朕让你去前朝走动暗暗诟病朕宠女太过,指不定还以为你是沾了你母妃的光,再嘲笑朕为你母妃所迷才对你格外纵容。麟儿你自己说说,朕究竟为何才一直纵着你?”

庆阳沉默片刻,道:“三岁之前,父皇可能确实是因为对母妃爱屋及乌再加上我生在您登基当日的福气疼我,三岁后,父皇是看我喜欢读书且有天分才纵我去了崇文阁。”

“去前朝走动的腰牌是我打了父皇一个出其不意,父皇没料到我会讨要腰牌,又不好食言。”

“去宫外走动的腰牌就是父皇看出女儿为朝廷效力的抱负了,不忍心拘着女儿,包括之后允许我参加殿试,允许我入朝为官,都是父皇既赏识我,又疼我,不惜为了我背负行事荒唐、乱了纲纪的污名。”

换个父皇,哪怕是大哥或三哥那样疼她的父皇,她也只能在深宫当个不得干政的公主。

兴武帝:“是啊,麟儿有才朕才愿意把你放在朝堂之上,否则朕最多给你超过你大姐皇兄们的富贵殊荣,也不会让你去朝堂上捣乱。这么多年过去了,严锡正那帮大臣们多少都知道你的才干了,可天下的百姓不知道,还在误会朕多多少少昏了头,所以你的游记来得刚刚好,朕就是要让天下百姓都知道朕的麟儿的文才与贤德,让他们知道朕疼你是因为你当得起,而不是因为朕是个昏君!”

庆阳早已湿了眼眶。

兴武帝取出帕子,亲手帮女儿沾沾眼角,转而提起明日的生辰宴:“是父皇老了,想多看看你们兄弟姐妹叔侄众人和和气气共聚一堂的样子,你们越大这样的机会越少,所以是朕因为私心给麟儿添乱了。”

庆阳最不爱听这样的话了,哭着靠到父皇肩头:“不会少的,只要父皇愿意,我们天天都陪父皇吃席。”

兴武帝笑了,摸着女儿的后脑道:“朕也忙啊,哪有空天天陪你们,总之麟儿记住,你二哥三哥可以韬光养晦,如果他们有的话,你不能,你是因为有才才跻身朝堂的,一旦你泯然众人了,大臣与百姓们就会认为你不配为官,所以,你要做得比所有人都好,比所有想要撵走你的人都强,才能长长久久地做你喜欢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