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3页)
耶律续只觉得大哥好像中了那个齐国公主的邪,动不动就笑,明明这一个多月自家并没有在战场上占到多大的便宜。出于谨慎,他提醒道:“齐国公主不懂战法,孟极、侯万中难道也不懂?就怕其中有诈……”
耶律崇:“诈诈诈,你就知道有诈,都说了她是公主是齐国皇帝派来的监军,雍王是她叔父才敢不听她的,孟极、侯万中敢吗?”
耶律续:“孟极是敬王的岳父,他……”
耶律崇:“狗屁敬王,敬王自己都胆小如鼠,回回陪着公主躲在亲兵里面,齐国的皇帝真是可悲,他自己算个人物,生的儿子一个不如一个。”
他远远见过被齐国军队围在最中间的两道穿绸面皮甲的身影,一男一女,女的是公主,男的定是那个敬王。这种已经到了战场却贪生怕死不敢出来厮杀的齐国王爷,耶律崇才不会看在眼里。
“少啰嗦,赶紧让大军休息,准备今晚的夜袭!”
.
河谷这边。
天色渐晚,孟极、侯万中再次求见公主,恳请公主带两千亲兵连夜赶路,去前面一处后勤营地与那里的兵马汇合,如果他们这一战顺利,明日便能追上公主。
庆阳笑道:“莫非两位将军都以为今晚我军没有胜算?”
侯万中急道:“公主妙计,我们有八成胜算,只是两军短兵相接,又是晚上,公主千金之体,还是不宜以身犯险啊!”
庆阳:“没有必胜的把握,我不会定下此计,既然定了,我便不会丢下将士们一人求稳,两位将军只管备战,不必为我分心。”
守在公主旁边的樊怀忠拍拍胸口,道:“将军们放心,有我在,定会护殿下周全!”
十七岁的公主从容不迫,十九岁的侍卫自信张狂,一样的年轻,又一样地无畏。
孟极、侯万中互视一眼,并肩告退。
庆阳带着樊怀忠、解玉走出了营帐。
一轮红日即将隐没于对面的山丘之下,夕阳染红了天边一片片鱼鳞状的云。
庆阳的大帐位于这侧山丘的山顶,她的背后是一层层起伏的山丘壁垒,她的脚下,是一排排正在搭建中的营帐,四万多将士,今晚将以血肉之躯迎战耶律崇的五万多胡兵。
以少对多,确实有危险,但只有这样才能让耶律崇放弃他们最擅长的骑兵奔袭,只有这样才能让这次北伐赢得一场意料之外的胜利,让已经阵亡的数万将士为边关百姓换取更长久的太平。
庆阳相信自己的战术,相信孟极、侯万中两位大将军的排兵布阵,相信樊怀忠等两千亲兵,更相信那四万多背井离乡为了大齐而战的将士们。
天彻底地黑了。
庆阳穿着战甲躺在床上,拂柳、金粟守在她身边,樊怀忠、解玉带着十六个亲兵藏在外帐。
庆阳劝拂柳、金粟躺着,能睡着就睡,睡不着躺着也比干坐着舒服,她自己闭目养神,一会儿想王叔、郭彦卿那边,一会儿想张肃、二哥现在在哪,一会儿想宫里的父皇母妃,一会儿聆听外面的动静。不可能不紧张,但她伸手就能摸到放于床边的剑。
这还是她刚练剑那年父皇赏赐她的宝剑,练了这么多年,还不曾见过血。
床边的柜子上放着她的弓与箭囊,庆阳不会自不量力地去与凶悍的胡人们厮杀,但她的箭法连着考了三年的甲上。
大概是子时时候,河谷北面传来了数万战马齐奔引起的轻微地动。
庆阳瞬间清醒,背起箭囊佩好长剑,抓着弓就出去了。
两军的箭阵几乎同时发射,只是耶律崇的弓箭手全都朝山上的营帐瞄准,齐军这边却是山上的弓箭手与披着一层草皮埋伏在河岸附近的弓箭手上下齐发。
耶律崇早就料到齐国这边会有准备,但他更相信自己这五万多勇士的战力,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再充足的准备也没有用!
“下马,跟我往上冲!”
挥刀劈开飞来的箭矢,耶律崇第一个带兵往山上冲去!
虽然有胡兵接连死在箭矢当中,却有更多的胡兵冲过了箭阵,迎上了齐国的步军。
当箭阵停下,双方便开始了主力的短兵相接,可齐国的将士们占据了居高临下的地势,前面的箭雨也除去了东胡的兵力优势。
庆阳看到了不断死在胡人刀下的背对着她的齐国将士们,也看到了黯淡月光照亮的一张张死不瞑目的胡人的脸。她曾经在武威见过战后的尸横遍野,也曾一次次梦见过那些尸首,今晚她明明站在冀州北部的草原,却又仿佛回到了西北的武威,时光也回溯到了那夜两军将士们倒下之前。
战场大概总是相似的,变的是她。
护卫在她身前的亲兵们不动如山,庆阳搭箭,瞄准了离她这边越来越近的耶律崇,那个一心要抓住她的东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