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第2/2页)
庆阳信任父皇的眼光,更信任自己认识樊钟十几年后做出的判断。
免了樊钟的礼后,庆阳问:“你跑去青州了,谁来给朕做禁卫司统领?”
樊钟觉得张肃就挺合适的,但他不会傻到帮皇上拿主意,也不会擅自举荐,因为不举荐肯定没错,举荐了未必真的合了圣心。
就像当年先帝召重臣们商讨储君人选时那般,樊钟憨憨一笑:“皇城是皇上的,皇上叫臣做禁卫司统领,臣豁出去这条命也会守好皇城,但皇上叫臣举荐别人,臣可没有杨大人那般荐才的本事,这事还是皇上自己定吧,臣只管将自己守皇城的一身本事传给他。”
庆阳笑了,樊钟这么会说话,她竟有些不舍将他调离京城。
不舍归不舍,樊钟确实就是庆阳心中的新任青州总兵的最佳人选。
当晚,躺到床上后,庆阳趴在张肃胸口,跟他提了樊钟毛遂自荐的事。
张肃长了一张书生般清俊的脸,却有着将族子弟的健硕强壮,不过当他身心放松时,他宽阔结实的胸口并非硬邦邦一片,像这样渐渐变凉的秋夜,庆阳喜欢被他的双臂牢牢地抱着,也喜欢主动趴到他温热的怀里。
只是她的话才说到一半,张肃的整个身躯就完全紧绷了起来,庆阳自然察觉到了,可她去看张肃的脸,这人却丁点都没表现出来,依然是一副无欲无求的正经模样。
“皇上意下如何?”如非皇上有需要,譬如征询行军路线,张肃也不会擅自替皇上拿主意。
庆阳:“朕准了,只是他一走,还要选个新的禁卫司统领。”
张肃的呼吸早随着皇上似有意又似无意的腿部小动作乱了,因为皇上在说正事,张肃刻意回避着皇上那双洞察人心的眼,直到皇上提及禁卫司统领,而他就在禁卫司。
单手扣住皇上搭在他身上的右腿,张肃迎上那双含着戏谑之意的黑眸,哑声道:“无论皇上选谁,不是臣就好。”
他跟皇上还没有子嗣,更甚者早在他与皇太女完婚之前,就有人猜疑他们将来的孩子要三代归宗了。
张肃没有野心,他的父兄没有野心,张肃更不会教导他与皇上的孩子们去生出这样大逆不道的野心。
但他不会因为自己没有野心,不会因为他与皇上的恩爱就简单地指望无论他做什么皇上都会给他十足的信任。夫妻也好,君臣也罢,一方想要被另一方信任,必须先做出让对方信任的事。
张肃一句话一个眼神,庆阳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她亲了亲他的眼睛,轻声道:“朕也没想试探你,只是你在禁卫司,朕若不提前跟你打声招呼,倒显得生分了。”
张肃:“臣明白,臣想说的是,臣只想常伴皇上身边,如果在朝为官可能会影响到皇上对臣的情意,臣宁可安居后宫,也不想要那一身官袍。”
庆阳笑他:“这么没出息?”
张肃的双手开始往上移,仰头去吻皇上纤长的脖颈与耳畔:“恰恰相反,臣有独占圣宠的野心。”
皇上的臣子何其多,送走一批老臣,还会重新提拔一批新臣,但皇上的枕边人……
张肃说不准皇上会有多少个,所以他要争做那唯一一个。
.
樊钟去做青州总兵了,庆阳提拔了他的长子樊怀忠做新的禁卫司统领。
别看樊怀忠比张肃还要小四岁,今年刚刚二十一,可他须发茂密啊,往张肃身边一站,不认识两人的肯定都会觉得樊怀忠才是年长的那个。当然,庆阳提拔樊怀忠并非是因为对樊钟爱屋及乌,而是樊怀忠早就跟着她了,无论她十五岁时在西苑跑马、十六岁时随父皇南巡,还是十七岁时北伐东胡,樊怀忠都寸步不离地跟着她,张肃对她的守护还掺杂了一份青梅竹马的私情,樊怀忠对她就是纯粹的忠心了。
此事京官们都知道,所以没有任何人质疑樊怀忠的禁卫司统领资格。
九月底,秦梁又去皇陵探望自家父王了,一月一次,早成了惯例,无需遮掩。
得知李裕喝酒喝死了,雍王有点难受,也很是鄙夷了李裕一顿。
得知樊钟去做青州总兵了,雍王不屑道:“一个靠拍你大伯马屁拍上来的小兵,麟儿还真敢用他。”
秦梁:“不管樊钟有没有本事,他对皇上的忠心都毋庸置疑,有他在,青州铁定乱不了。”
被儿子提醒,雍王开始担心了:“他在京城,禁卫司才三千人顶不了什么用,现在他去青州了,到时候他一冲动,率领青州军杀过来怎么办?”
秦梁笑得胸有成竹:“不会,他最忠心的是大伯,只要是大伯的子嗣继位,他都只会遵旨。”
各州总兵与天下官员都是如此,所以,他们让京城变天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