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3/6页)

“你在看什么?”杨奉从郭太身边退了回来,向他问道。

“好像是我多虑了,总觉得像是被什么人看着。”年轻人答道。“结果只是只鸟。”

“我就说你警惕过头了。先前说郭帅的病症似有不妥,若是痨疾就不好了,但他周围的人都没有问题,总没事了吧?现在又觉得有人在看着……黑山军何时有这样的头脑,会在此间布置众多斥候,察觉到我们的踪迹!”

他向对方笑了笑,“公明啊,我知道你为人稳重,但也不必事事如此。”

那年轻人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杨奉的建议。

他们从河东向河内进发的这一路间,也确实不曾遇上任何的麻烦,顺利地像是来河内郊游的。

抵达河内郡土地上的那一刻,为首的郭太已是满面兴致,蓄势待发。

后方的士卒还有半数仍在陆续自山中下行,郭太已骑上了先前牵着的马,抄起了惯用的长刀。

此刻已近黄昏,因冬日将近的缘故,天色暗沉下来了大半。按说此刻最该做的,就是勒令士卒扎营,等待后方的队伍全数赶上,休整一夜后白日继续进军,但郭太唯恐河东之地有黑山军的哨探巡逻,让野王诸县能提前闭锁城门,下达了一条在他看来毫无问题的命令。

郭太放声疾呼:“前军先行,夺下前方的波县!今夜入住此城,明日攻克野王!”

士卒连连响应:“跟上郭帅,先入波县!”

“杀杀杀!”

先行的精锐挥动着手中的弯刀,高喊着跟上了郭太,向东面杀奔而去。

终于在平原上得以大作的马蹄声,就这样响起在了黄昏的冷风里。

像是一路此前被关在囚牢中的饿狼,终于得以冲破了栅栏,向着眼前不加防备的猎物,露出了血腥的爪牙。

然而就在此时,那随队伍前行的年轻人忽然听到,在风中还混杂着另外的一个声音。

他猛地一惊,几乎是在意识到这声响不对的下一刻,就已拉住了手中的缰绳。

“郭帅!有敌情!”

更加黑沉一分的天色里,视线要比先前模糊,但他分得清楚,另一头的声响,不是后方的兵马追赶上来时发出的脚步声,也不是骑兵的马蹄声在大地上颤动的回音,而是另外的一路兵马正在向着此地逼近。

是敌军来了,还来得极其快。森冷的铁骑如同一把凝结着秋霜的利刃,来得猝不及防!

被称为“公明”的年轻人喊出这句话时,那支甲胄精良的队伍已杀奔到了眼前。

而比这骑兵动作更快的,还是一蓬先头砸下的箭雨。

“散开!回击!”郭太在一瞬的慌乱后,已凭借着本能喊了出来。

快速挪动的骑兵,在这个稳健的声音中很快找回了作战的信心,如同他们在这数年间劫掠后退走时的戍防阵仗,拦截在了那敌军的面前。

可当那一行敌军彻底冲开箭雨、破开迷雾,扬起了长刀长戟的那一刻,郭太又已在心中猛抽了一口冷气。

他分得清何为兵强马壮,也看得清这一路兵马是何水准。

那俨然是一路远比他想的还要凶悍的精兵,也绝不可能出自张燕的领导。

就是在这长刀短槊铿然交击的刹那,一声声悲鸣从他的队伍中响了起来,接连便有数人摔下了马背,被马蹄声淹没了呼吸。

一杆画戟更是如同撕开夜幕的银龙,悍然将面前的一人劈成了两半。

郭太拔刀在手,呼和着士卒迎敌,自己也不曾退让地压向了那敌军的首领。

那是什么人?光影昏昏,仅看得清他的轮廓,要比寻常的河东河内骑兵高壮许多,却还不足以让他判断出对方的身份。

但还未能等到他抵达吕布的面前,已有又一道凶戾的血光迸在了他的面前。

“给我退开!”吕布一声高喝,手中的画戟得寸进尺,眼瞅着便向离他最近的一名头目砍去。

只听“当啷”一声。

郭太心中一喜,一句话脱口而出:“干得好!”

只因他看见,就在那敌军统领即将砍向杨奉的刹那,杨奉身边的年轻人抄起了手中的板斧就迎了上去,险险招架住了那支要命的画戟。

杨奉惊魂未定,却也在即刻间抽剑挺上,向着吕布刺去。那是一个前后夹击的机会。

但郭太的喜色几乎在一瞬间就凝结在了脸上。

下一刻他看到的,是吕布将覆着盔甲的臂膀一张一合,就已将杨奉的那把剑夹在了手臂和腰间,顺着他手中画戟发力的动作,就已将其甩飞了出去。

那双板斧本还招架住了敌军的画戟,却在此时一阵发颤,被吕布拧身纵马所带来的惊人力量震退了数步。

而那画戟停也未停,已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锋利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