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4/4页)

……

荀攸在被推上车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的。

他一把扒住了马车的车门,仍有些不死心地问道:“我真的要去?”

他是真没想到,他原本就在掉马的边缘大鹏展翅了,前来卧底探听消息的任务化为了泡影,结果才因司马懿等人前往河东与“陛下”议事,好赖得到了几日的空闲,就忽然被这样的一份惊喜砸中。

司马懿回来,就把他和另一位会算数的叫到了面前,给他们安排了一份新工作。

陪吕布等人出征并州!

“你放心吧,你只需要在战后协助统计战利品,不可让于夫罗等人私吞,也不可让吕奉先越界多拿,就行了。仗打完了才会让你去办事,没危险!”司马懿劝慰道。

“再说了,我去河东之前,不是让郎中给你看过吗,你虽然脸色上黄气太重,但身体底子是没问题的,不仅没有,还比其他人更康健一些,只是赶路去并州,能要你的命?”

说到这里,司马懿眯了眯眼睛,有些狐疑地看着荀攸这个抗拒的动作:“该不会——是你有什么秘密,害怕因此被人发现,才非要留在野王的吧?”

荀攸:“……没有没有。”

他连忙摇头,为自己辩解:“小郎君,我只是怕自己办不成事!”

“那你不必担心。”司马懿说得理直气壮。

吕布、于夫罗和徐晃凑在一起,最后一个姑且不评价,前头的两位都是只会打仗没什么脑子的,实在很需要有人帮忙一起筹划物资清点缴获。

他伸手,就将荀攸推进了车厢:“你去吧,别人想要这样的机会,还得不到呢。”

荀攸:“……”

他真不应该开局就落入这样窘迫的处境里,以至于现在说出什么拒绝的话都不合适!但真顺着司马懿的委任去做,去给吕布与于夫罗等人征讨南匈奴叛徒的队伍当助手,又不知道要到何时才能重新回到此地了。

真是要命啊。

可在离开了司马懿的视线,踏上路程的时候,他又不得不承认一件事,这突如其来的出兵南匈奴,属实是一记妙招。

如果陛下是真的话,他需要做的,就是利用自己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人脉一切势力,将他们聚集到自己的身边,而南匈奴,恰恰是最有可能献上忠诚的一方。

陛下并无门户之见,还用极快的速度说服于夫罗向他效忠,不仅眼界超群,还本事高超呐……

相比于他在洛阳多有听闻的弘农王,确实要更像一位真正的皇帝。

更有意思的,是协助于夫罗出征的人选。

吕布此人,不仅是击败白波贼的重要将领,也因本是并州虎将,对于夫罗有着地缘上的压制。若是陛下想要敲打敲打于夫罗,让他在选择投降后少打些歪心思,那么吕布就是最好的人选。

不过,一切的前提都是,他们真能配合默契,攻破美稷城。

当然,这就和他荀攸没什么关系了,倒不如趁此机会,看看陛下所属将领的本事,看看陛下又能不能借着此行积攒兵马,壮大军伍,有向洛阳发兵叫板的底气。

“……我现在想这么多做什么呢?”荀攸笑了笑,终于收拾好了自己的心情。

当这一行车马行过河东,预备和等在此地的吕布、于夫罗等人会合时,他甚至有了些闲情逸致掀开车帘,看看外面的景象。

也不知是不是凑巧,恰有一队人马押着厚重的木箱,向着南方行去。

已不似夏日松软的土地上,都留下了一道深深的辙印。

荀攸状似无意地向同行的士卒打听。

那士卒也算是个消息灵通之人,很快给他带回了消息。

“嘿,你猜怎么着,这是河东卫氏送给盐监的一批器械。”士卒对此喜闻乐见,“卫氏果然资财甚多,就连这一批盐铲都是精铁所铸,我看就是拿来上阵杀人,也是足够的了!”

他伸手,在荀攸探出车窗的脸上晃了晃:“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荀攸迟了半拍才有些咬牙切齿地答道:“不,这是好事!”

是河东卫氏绝不会与董卓合作,已早早和那位“陛下”结盟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