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陛下,术业有专攻。……(第2/3页)
平安小声咕哝:“看来作家做不出阅读理解是真的……”
“你说什么?”陈敬时问。
“没什么,”平安笑道,“您看下一题。”
「何三的法器是什么?被石竹山道院开除后,将法器藏在了哪里?」
陈敬时咂摸一阵,起身去书架上翻找。
“怎么了?”
“我先查查何三是哪位。”
平安:“……”
他招呼也懒得打一声,拿着试卷转身就走。
“干嘛去?”
平安道:“拿去给我娘看看。”
林月白算完手里的账时,平安已经殷勤的磨出一小池墨汁,她几乎想都不想,提笔便在稿纸上写,片刻,一篇字迹工整的标准答案跃然纸上。
“不愧是我娘,‘空山闲客’的书粉头子!”平安道。
有了标准答案,平安将所有题目分类排序,划定分值,单选题二十题,共四十分,多选十题,共三十分,问答三题,共三十分,另有附加题二十分,合计一百二十分。
通过复试的考生,还应加考一场“武试”,以免纸上谈兵滥竽充数。
恰好国子监正在翻修校场,马上就要完工了,平安提议把武试放在这里,也算给重开武学“热场”。
宁安公主喜欢射柳、冰嬉、马球、投壶,论季节和人数,举办一场马球赛最为合适。
其实到了本朝,尚武之风渐渐消退,马球这项运动的热度也日渐降低,宫里除了端午、重阳,几乎不再举办马球赛,民间自不必说,国朝开科取士,富家子弟都将精力放在攻读经史上,渐渐疏远了这些马上功夫,只有达官显贵还保留了部分喜好。
与贵族毫不沾边的陈家,对于马球几乎是一窍不通的,宫中一定有懂行之人,想必不用他操心了。
平安已经想好了,做完最后这件事,他要跟皇帝保持距离,然后过个几年,日理万机的皇帝和他的朝臣们彻底把他忘掉,再去参加科举。
毕竟自己是不是君子,自己心里最清楚了,他可禁不住别人盯着,不要弄到最后,连老爹的事都还没搞清楚,自己就先荣登奸臣榜了,那就真的悲剧了。
第四日一早,吴公公便来到了国子监,陈琰去彝伦堂给监生们讲课了,只有平安在签押房里补觉。
平安被吵醒,睡眼惺忪地抱怨:“您老是不是追比钱粮的酷吏呀。”
“陛下倒是不急,礼部催得紧,年初就开始着手的事项,年中还没个章程,怕遭人笑话。”吴公公道:“你做完了没有?没掉链子吧?”
平安道:“你看我熬了三天,人都瘦了,当然做完了。”
吴公公弯腰瞧瞧他那张包子脸,瞎哒哒地感叹一声:“诶呦还真是,咱可得跟陛下好好说说,功劳且不说,苦劳肯定是有了。”
平安点点头,又不知想起什么,改口道:“还是别说了,小事一桩,不足挂齿。”
吴公公也没问他为什么如此谦虚,只管接过试题,装入木匣,交给手下收好。
……
乾清宫,明亮的灯光下,皇帝专注地批阅奏疏和票拟,遇到拿不定主意的地方,不论昼夜也要垂询内阁。
因此内阁成员各有一间值房,轮班值守,以备顾问咨议。
当定昏的钟声敲完,皇帝恰好处理完最后一本奏疏,双手覆在脸上歇了一会儿,端起吴公公递上的茶盏来喝。
入口苦涩,皇帝皱眉道:“这是什么?”
“皇后娘娘交代的,陛下夜间要少喝浓茶,以参茶为宜。”吴公公道。
皇帝有些意外,皇后难得主动关心他一次,皱着眉将杯盏里的汤水饮尽。
“娘娘挂心驸马遴选的进度,老奴没敢告诉她,还没开始选。”吴公公说着,将袖中的试题拿了出来。
皇帝这才想起,今天是第四天了。
宫人摘下烛罩,拿蜡剪往灯芯里一剪,噼啪一声爆响,稍有些昏暗的火光立刻变得明亮。
皇帝对着试题仔细看。
第一部 分是询问一些生活习惯和个人喜好,这个不必说,第二部分他却有些看不懂。
「公主偶感风寒时,当如何应对?一、多喝热水,按时吃药,早点歇息;二、延请太医,嘘寒问暖,侍奉汤药;三、备好零食,小说话本,任凭驱役;四、遣人禀报皇后,调查原委,问责宫人。」
“这个选‘一’。”皇帝道。
“不对,陛下,这题选‘三’。”吴用道。
“……”
皇帝再接再厉。
「公主说‘我想静静’时,当如何应对?一、叩问静静何人?二、默不作声,陪伴身侧;三、令行禁止,及时告退;四、反躬自省,及时补救。」
“这个选‘二’。”皇帝异常干脆地说。
“陛下,这个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