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你又做了什么伤天害理……
沈太医玩够了别人家儿子,才想起自己闺女,一阵不祥的预感之下,急急忙忙丢下平安去茅厕查看情况。
厕门反锁着,里面没有一丝响声,沈太医又反复问了几次:“清儿,再不出声,爹要撞门了?爹真撞门了?”
没有任何回应。
沈太医忙找了个粗使的仆妇将门撞开,仆妇惊讶道:“老爷,没有人呀!”
沈太医转过身,疾步冲进茅厕,果真空无一人,顶上的小窗有被人踩过的痕迹。
他方知道自己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这小窗户,一个成年人是根本通不过的,孩子却可以,穿过小窗就可以跳到外街,只是茅厕是垫高过的,看起来低矮,墙外却很高。
这时去不去考试已经不重要了,沈太医只感到一阵揪心,这么高的墙,也不知摔到没有。
陈平安!
再回到院子里时,只看到平安跑到冒烟的背影,真叫一个“猿猴腾跃,狡兔窜逃”。
“臭小子你……”沈太医撵了两步,发现根本没有追上的可能。
遂立刻拿上牙牌,令人套车去太医院。
马车里,三个孩子笑得东倒西歪,平安从车座椅下面拖出一个医箱,是他提前帮清儿准备好的考具。
“看看有没有缺少什么。”平安道。
“诶呀!”清儿道:“银针,我用惯了的银针落在家里了。”
平安立刻从考箱中翻出一套银针:“这是你以前送我的生辰礼物,跟你的那套一模一样。”
“太好了,谢谢你,平安,还有阿蛮,等我考完了试请你们吃烤鸭。”
“一言为定!”
平安就喜欢围观别人考试,比自己考试开心多了。
说话间,马车停了,太医院到了。
大雍的太医院位于承天门前,礼部正东,紧挨着皇宫,便于为皇家服务。
三人下了车,沈清儿已经换上了太医院要求的服饰,身穿青布袍,头上带网巾,背上医箱,便见迎面一堵磨砖对缝的照壁,上书“太医院”三个大字。
绕过照壁,便是一座朝西的大门,参加医学生招考的考生应该在此排队,不过时间已经不早,门房对他们说:“你们怎么才来?搜捡的官员都已经进去了。”
平安求情道:“劳烦给我们行个方便。”
门房露出爱莫能助的表情:“我哪有这个权利。”
平安环视四下,对门是礼部,礼部旁边是户部,再往北是吏部……想着请二师祖来江湖救急呢,再一想今日休沐。
心里正着急,一个医官打扮的高挑青年从太医院里出来,目光似在梭巡。
门房小吏朝他行礼:“大人有何吩咐?”
医官蹙眉道:“圣上令我们招选女医,唯一的女考生没有来。”
“这儿呢这儿呢这儿呢!”平安跳起来招手。
医官这才注意到平安的存在:“你……你是女孩子?”
这都哪跟哪啊,平安忙招手让清儿和阿蛮来。
医官松一口气:“就等你了。”
言罢,让她将考牌、文书拿出来验明正身。
医学生考试自然不会像科举考试那样严格搜身,何况这种考试怀揣夹带也没什么用,很便快查完了所有文书,平安一回头,沈家的马车已经停在了照壁前面。
“清儿快跑!”他大喊一声。
青年医官见状便猜到,又是个家里不让进太医院的女孩子,立刻引着沈清儿往里跑,一路畅通无阻的进去,去“庶务处”签到,再去二进院考试。
平安和阿蛮翘首在外头看着,直到看不见他们的身影,才长舒一口气。
直到身后想起沈太医的脚步声,平安又大喊一声:“跑!”
沈太医顾不得他们,先去追女儿,待到跑进二堂时,沈清儿已经入场考试,负责考试的青年医官十分抱歉地说:“诶呀,下官真的不知道是令嫒呀。”
“她受伤没有?”沈太医紧张地问。
青年官员一脸疑惑:“没有啊。”
沈太医松了口气,透过考场后窗,看到沈清儿正在铺纸研墨,一抬头,两人看了个对眼儿,沈清儿朝他扮了个鬼脸。
略略略……
气得他两眼发黑。
此时试卷发下来,清儿便不再管老爹,专心阅卷。
试题以《黄帝内经》、《难经》等典籍为主;本草、诊脉、针灸为辅;附加一道策论,题目为“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
没有她不擅长的《女诫》、《女则》,清儿略松口气,提笔答题。
……
平安和阿蛮从太医院出来,只在街上溜达了一会儿就回家了,吃完午饭小睡片刻,还要去二师祖家练字。
郭恒最近想到了新的办法“锤炼”他,将练字的草纸钉在墙上,让他悬腕书写,锻炼腕力,加强控制力,顺便垂直观察每个字的笔画、形态和结构。虽然很辛苦,但两个月坚持下来颇有成效,平安起先还觉得腰酸背痛胳膊抽筋,如今倒是越来越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