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某陈姓狗头军师:??……(第2/3页)

主楼外的空地上,三千营的军卒已经集结完毕,准备回营。一群顺天府的官差正在吵吵嚷嚷,片刻又来了一队锦衣卫,对六太保低声汇报着什么。

六太保找到罗纶,对他说:“缇帅,已经掘地三尺了,只搜到了少量金银,与账目上相差甚远。”

罗纶站在高处,环视整座庄园,这可如何回去交差?

眼见着平安从主楼里出来,一把将他薅来:“你脑子灵光,帮忙想一想,虞侯会把钱藏在哪儿?”

平安想到高泰被麻药迷晕后,说了一下奇怪的话,尤其是那句‘成斗的银子做殿堂’。

“这附近有没有大佛殿?”平安问。

六太保立刻派人去问,片刻之后,属下回来复命道:“庄园后山倒是有个寺庙,正殿一尊大佛像为虞侯捐赠,香火旺盛,附近百姓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去祭拜。”

罗纶道:“找人带路。”

平安和珉王也吵着要去,找银子这么有趣的事岂能错过。

罗纶看两个少年的兴奋劲儿,甚至怀疑他们不需要睡觉……

一队锦衣卫举着灯笼、火把,往后山上的寺庙而去。

已至卯时,天色微朦,晨霭缭绕。

敲开红漆斑驳的寺门,一众锦衣卫不太客气地推开拦路的沙弥,径直绕过影壁,闯进大雄宝殿。

这殿宇本身并不宏伟,便显得正中那尊几乎顶到房梁的铜铸大佛而极不协调。

此间主持一边整理衣衫一边神色匆匆地赶来:“诸位施主,是在捉贼缉盗?”

罗纶打量主持略显凌乱的袈裟,问道:“已卯时了,寺中不做早课吗?”

“正要开始早课。”主持道。

罗纶不再理会他,转而去了那座巨大佛像之下,抬手敲了敲,问主持道:“此像乃是官造?”

“是,但经安德侯重塑过金身,经过官府备案的。”主持道。

“把它砸开。”罗纶道。

“缇帅,私毁佛像乃是大罪。”手下低声道。

罗纶毫不犹豫地说:“砸。”

“不能砸!”

殿门外一阵骚乱,围满了一众僧俗百姓,竟是附近村民举着火把赶来,密密匝匝地挤进院子,足有数百人。

锦衣卫结成人墙将他们挡在外面。

“不能砸,官爷,这寺庙已有百年,一直保佑我们几个村子人丁兴旺、风调雨顺,您把它给砸了,神明发怒降下灾祸,倒霉的是我们老百姓啊!”

群情激奋,几乎要将人墙冲开一个口子。

罗纶打量身边站成一排的主持和沙弥,冷声道:“这么快就集结了数百人,主持早有准备啊。”

“施主的话,贫僧听不懂。”主持道。

罗纶对手下道:“查他们的僧谍。”

主持面色微变,片刻,锦衣卫将一沓伪造的僧谍扔在地上,将所有和尚用镣铐锁了起来。

“看清楚了,你们常年烧香礼佛的寺庙,不过是一群替人守财的假和尚。”

百姓一片哗然。

锦衣卫意图凿开那尊巨大的佛像,却发现佛像并非中空,竟是整个用纯银打造胎体,外层镀铜作以掩饰其价值。

“乖乖!”连见多识广的六太保都不禁惊呼,难以估算,这个巨大的佛像价值几何。

罗纶只好派人守好这间佛寺,将一干假僧人一并抓获,带回北镇抚司。

回城的路上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天光仍旧昏暗,平安依然感到从地狱回到了人间。

活着真好,可以回家见爹娘。

来到卓成门时,接珉王回宫的车驾仪仗已经等候在此,还围着一群焦急等待的官员和宦官。

郭恒亲自来了,见到平安先是满目后怕地端详他,等到后者毫无防备地靠近时,突然抬手抽了他一记脖溜。

冷不防挨揍的平安捂着火辣辣的脖子躲到了大师祖身后。

大师祖情绪稳定,大师祖好。

一众官员都在发笑,沈廷鹤却一脸严肃地拉着他上了自己的马车,情绪稳定地念了一路紧箍咒,还不许睡着。

珉王还在幸灾乐祸,回宫之后就被大病未愈的父皇撵着揍了。

皇帝中气十足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李泊言,你有几条命,敢在喧闹的庙市上遣走侍卫!”

珉王抱着柱子躲闪:“臣记住了,以后一定顾惜自己的性命。”

皇帝依然不肯放过他:“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的命是自己的吗?!”

近臣宦官们纷纷上前拉劝,才将父子二人分开,晋王早逝,璐王中风,可千万别把最后一支独苗也给打死。

皇帝病体孱弱,脚跟发软,被扶回榻间休息,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打死是不可能打死的,还得给这个逆子和他的“狗头军师”传太医。

某陈姓狗头军师:???

一众君臣在乾清宫议事,珉王和平安被带到偏殿沐浴更衣,吃了一点清淡的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