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召陈平安即刻进宫。……(第2/3页)

清儿看出他的担忧,又对他说了一遍:“你只管安心考试。”

平安这才定下心来,横竖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后面的事就交给太子和清儿了。

……

数辆马车、两队侍卫浩浩荡荡地往贡院街走去。

引得路上的考生纷纷侧目,这是谁家送考,搞这么大阵仗?

哦,陈家。

那没事了。

距贡院还有两条街的地方,已经塞满了送考的马车,马车只能停在此处,徒步走进去。

来到贡院门外的大广场,考生在此处集结,无关人员都要止步,平安独自拖着考箱寻找国子监的旗子,轮子摩擦青石砖地的声音碌碌作响,引得无数或好奇或好笑的目光。

平安无所谓地笑笑,反正在这次考试之后,拉杆箱会迅速取代传统考箱,成为考生必备的神器。

待平安终于找到组织,只听贡院内三声炮响,大门开了,搜检的官员和军卒各就各位。

却见两队手持红黑旗子的军士从贡院内出来,站在栅门外……开始跳大神,口中念念有词:“有冤者抱冤,有仇者报仇。”

平安看得瞠目结舌,孟司业对他们解释道:“这是在招鬼魂,红旗请恩鬼,黑旗引怨鬼,将这些旗子插在明远楼四角,请‘恩仇’二鬼一同监考,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年长些的吴监生说:“听说贡院考场之中,常发生离奇的怪事,有在考棚中缢死的,有被污损之间的,有交白卷的,还有人拔出自己的舌头……那都是平日没行好事,仇鬼的果报。”

年轻的监生们听得毛骨悚然、汗毛倒立。

孟司业又很实诚地说:“不外是劝人行善、诫人去恶的宣传,你们不要因此受影响,好好答题,不要搞小动作,就没有鬼神相缠。”

众人这才稍定了定心神,这时六位主同考官走出来,宣讲考试纪律,舞弊后果等等,宣布开龙门。

搜检很耗时间,连发髻都要拆散,但国子监作为大雍最高学府,是第一批入场的考生,因此平安很快就通过搜检,披头散发拖着箱子进入贡院。

穿过一排排狭小逼仄的巷道,按照考牌上的信息找到自己的位置,居然还是比较宽敞的“老号”。

平安将考箱摆放好,束好头发,拿出抹布擦号板、扫蛛网,把满是积尘的号舍擦干净,再用钉锤安装号顶和考帘,防止风雨侵袭和蚊虫叮咬。

乡试共分三场,每场三天两夜。

第一场为八股文写作,三道四书义、四道五经义,是三场考试中最重要的一场;

第二场为公文写作,论、诏、诰、表各一道,判语五条,考察考生的政务能力;

第三场为五道经史时务策,考察考生对治国安邦的见解。

等卫生打扫的差不多,也该发放考卷了。

从一大早排队到中午,众人已经饿的饥肠辘辘,只是这些十年寒窗的读书人,在家多是饭来张口的,关进贡院这狭小的号房,只能吃一些不易变质的冷食充饥,常有人把自己弄得上吐下泻,被人抬出贡院,考试成绩也作废了。

这时就体现出身体素质和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平安虽也没做过什么家务活,可他爱折腾,小小一只的时候就敢自己生火烤肉吃,且从不会在吃的方面亏了自己。

他从考箱里取出小铜炉,端到巷道上生火,葱姜炝锅、炒腊肉,加水烧开,抓一把白米改小火慢炖,腊肉混合白米的香味很快飘了出来。

煮好一碗腊肉粥,端回自己的号舍,撒上一把葱花,配咸香的小酥饼吃,可把那些啃着冷硬火烧的考生羡慕坏了。

平安认认真真祭了五脏庙,将号板收拾干净,才从防水的试卷袋中拿出考题,自信满满地开始审题。

随后他惊讶地发现,他研究出来的十道押题,不能说完全对应,简直是毫不相干……

……

乾清宫中,皇帝果然又发病了,这次病得更重,高烧三日不退,时而清醒,时而迷糊。

非但太医院,连内阁阁臣和六部堂官都时刻派人值守在衙门里,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更糟糕的是,沈清儿被她爹娘锁在了家里,还帮她向太医学告了病假。

沈太医和白氏是多聪明的两个人,联想起清儿这段时日救治的那些受伤野狗,便猜到她想在圣上身上动刀。

要知道此时的外科手术不是没有普及,而是失败率太高,不要说“死马当活马医”的话,那可是九五之尊,在他身上手术失败会是什么后果?

太子表示可以理解,于是派亲兵侍卫扛着梯子,连夜将沈清儿从家里偷了出来,还顺便留了一道手书在沈家,盖有太子大印,表示已知手术风险,任何后果都由他一人承担,绝不牵连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