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一直在失去,也一直在……(第2/3页)

吴公公说着叹了口气:“咱从年轻时就入府侍奉陛下了,还从未见他这般。”

平安听明白了,璐王不是自然死亡,多半是被陛下秘密赐死的。

皇帝大叔虽有帝王手段,骨子里却是个很重情义的人,亲手赐死自己的儿子,很难不留下心理障碍。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时下欠缺对心理疾病的研究,死者频繁入梦,多半会被当成恶鬼索命,这种认知一旦形成,人会陷入一种恐惧、愧疚、自我怀疑的情绪当中,开始只是消耗精神,时间久了,就会伤害到身体。

平安没想到,自己的到来会给世界带来如此巨大的改变,本就短寿的皇帝,竟提前两年有了病危之像。

平安道:“我想先回家取样东西,再去一趟慈幼局。”

“去慈幼局干嘛?”吴公公问。

“陛下需要一剂强心针。”平安道。

吴公公不知道强心针是什么,听上去很厉害的样子……

……

平安办完所有的事,天色已经擦黑。

被带进乾清宫时,皇帝将将转醒,正斜靠在靠背上,强撑虚弱的病体,在太子的协助下,处理几项重要票拟。

殿外突然变了天,风雨大作,北风尖锐的呼啸,拍打着大殿的门窗,发出令人心悸的“哐哐”声。

吴公公令人去太医学把沈姑娘找来。

值守的太医对他说:“陛下从昨晚开始吃不进任何东西,连水都不想喝了。”

在这时的医生看来,只出不进,就是不预的先兆了。

“这敢情好,连禁食禁水都省了。”

平安的话令太医一脸疑惑。

吴公公疾趋到御榻前,小声对皇帝说:“陛下,您看谁来了?”

皇帝抬起半阖的双目,半晌才看清那个熟悉的身影。

他纳罕地问:“你不是在贡院考试吗?”

平安给皇帝行了个礼,然后默默从荷包里拿出那条乌木念珠,双手捧着,对皇帝说:“臣有一件比考试更重要的事。”

皇帝见他拿出了念珠,费力开口:“你又有家里人遇到了麻烦?”

“是。”平安道。

“去找罗纶,他会帮你。”皇帝道。

平安摇头道:“臣这位‘家人’的事,只有陛下能帮。”

皇帝这才好奇地问:“是谁啊,出什么事了?”

“是陛下。”

平安此话一出,整个大殿陷入一片寂静,太子红着眼眶,无声地叹了口气。

平安接着道:“自臣七岁那年,在翰林院见到陛下,陛下待臣就像子侄晚辈,信任有加、关怀备至,包容臣的胆大妄为,臣心里早将陛下当成了亲近的长辈。

“何况陛下也说,臣私下与太子常以兄弟相称,太子才十三岁,不能没有父亲,大雍仍未中兴,更不能失去陛下。于公于私,臣都希望陛下能长命百岁!”

皇帝也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答非所问地说了句:“儿孙自有儿孙福,平安,好好辅佐太子。”

平安便听明白了,原来皇帝不只惧怕手术,更多的是失去了求生的欲望。他贵为九五之尊,一生都在失去,父兄不待见,抚养他的祖母未见最后一面,最重视的长子英年早逝,儿媳怀着孙子一起走了,待他极好的岳家全族覆灭,最放心的小舅子是利欲熏心的变态魔头,曾当做继承人培养的三儿子被亲手赐死,还要长期经受伤痛的折磨……

他太苦了,活够了,想放弃了。

平安接着道:“陛下,臣想请问陛下,人这一生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吴公公用软布沾取清水,在皇帝快要干裂的唇边上沾了沾。

皇帝怅然道:“得不到的,和已失去的。”

“陛下,臣斗胆反驳一句,人最珍贵的,应当是当下拥有的。”

殿内又是一片寂静。

平安接着道:“太子殿下聪慧善良、有责任心,宁安公主刚为陛下诞下外孙,温阳公主正是调皮可爱的时候,喜欢拔陛下的胡子,淑妃娘娘即将临产,腹中的小皇子或小公主等着见父皇。”

见皇帝不为所动,平安又从荷包中掏出第二件利器:“陛下可知,宴月楼如今要改做什么?”

“什么?”

“养济院和慈幼局。”平安说着,展开一沓稿纸,俸给皇帝。

吴公公接过来,展示在皇帝眼前,满篇都是歪七扭八、墨迹斑斑的字。

“这些是慈幼局的孤儿写给陛下的信,他们听说可以搬到更暖和的新屋里,高兴极了。”平安道。

皇帝闻言,用最后一丝力气颤抖着接了过来,只见打头第一页写着:“敬爱的皇帝伯伯,我叫阿宝,今年九岁,听闻您生病了,想给您送我们亲手做的柿饼吃,婆婆说病人吃不得柿饼,我们便偷偷把最好的几颗藏在了瓦罐里,您要快快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