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第2/3页)
你俩很有眼力见儿!等本虎回来给你报酬!
李盛看了他们两眼,就着木箱子一借力,跳上了宫墙,跃了出去。
春日万物生发,再加上一夜春雨,山林里更是笋破土叶染青,一片生机勃勃,李盛等着雨停了,跑去用爪爪刨了几颗笋,觉得太累了!
那些笋长得很深的,而且这土都是又湿又软也不好扒,李盛忽然意识到了工具的伟大之处,他想要一个镐头!
但是想了想他现在的身体结构,李盛就放弃了,算啦,他还是去找蘑菇吧,至于笋子,肯定有附近勤劳的的村民上山找的,等待会儿太阳出来,他就带着山洞里的一整张灰色狐狸皮去“换”点好了。
那张狐狸皮可是很不错的,宫里的皮匠人上次偶然说过,这种级别的杂色狐狸皮至少也价值八十金,他这张还是纯色呢。
去的时候是包袱,回来的时候是箩筐——李盛把人家的一筐笋带着箩筐叼走了。
他也和山下的村民换过很多次东西了,村民们有些都认识他,知道这只大老虎很奇怪,总是拿一些珍贵的山参、皮料、甚至珠宝玉石等等,来换些箩筐篮子等东西,有时候来不及,甚至还会把里面的东西一起带走,比如这次的笋就被带走了。
不过好在从不伤人,不然,他们村里可是要组织起青壮上山打虎的,几十年前有一群狼认定是他们村里的人杀了狼崽,经常成群结队下山伤人,他们就结起队伍带着农具武器,还从官府借了长弓,上山把那群狼赶的赶杀的杀。
至于这只老虎要箩筐干嘛,他们村里年纪最大已经有些糊涂的老阿婆说,老虎都是要磨牙磨爪子的,估计是拿去磨牙玩儿了吧。
但是山林里的树很多啊!
老阿婆一副我很懂的样子:人吃东西还有喜欢吃不喜欢吃呢,他们村里还有个年轻男子就喜欢吃烧焦的肉,不爱吃火候刚好的,这只老虎应该就是虎群中那种脾气比较古怪的,就是不喜欢用树皮磨爪子,就是喜欢用竹编箩筐吧。
李盛并不知道村民们在背后议论他,他上牙膛已经好啦!于是他快乐地叼着箩筐,里面是一只野鸡和一大堆蘑菇,最下面是半筐笋子,走小路绕开人行,从后面回了秦宫。
中午,嬴政就吃上了鲜笋炖鸡汤,炫了两大碗,秦宫里也会从外头采买些吃的,但是还是虎虎带回来的更好吃些。
李盛表示赞同,这可都是系统严选!
李盛自己在山里捉了一只鹿吃得饱饱的回来的,倒是不饿,不过倒是很困,趴在嬴政的正殿睡到半夜才醒。
下了一场春雨,土地都润透了,今年的春耕都省些力气,嬴政一时高兴,想起郑国渠来,将来这条水渠若是修好了,哪怕天时不佳,也能灌溉土地方便农时。
于是过了几天便专程叫了人来汇报郑国渠的工程进展。
但是来汇报的人给嬴政扔了个大炸雷:郑国是韩国的间谍!
兹事体大,嬴政惊怒之下派人细查,可结果令他愤怒,郑国居然真是韩国派来“工事耗人力物力,借以弱秦”的!
郑国面对愤怒的秦王,不卑不亢,为自己辩白解释:“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要说我们政哥真的是很讲理的一个君主了,听了这话,细细思考过,觉得有道理,居然就放过了郑国,只是让他好好督建水渠。
——李盛表示,到底谁说我们阿政暴虐的!铲屎官明明就很讲道理很通人情啊!至于后来,那是老糊涂了,李盛表示有他在,必然不会再出现历史上的那些不好的事了!
按说这件事似乎就这么过去了,郑国继续修水渠,该干嘛干嘛,但是架不住有人不想放过这件事,想借此挑弄事端。
谁呢?秦国旧贵族和王室勋贵。
自从商鞅变法以来,秦穆公,秦孝公一直都是奉行唯才是举,只要有才华,无论国籍无论老幼无论出身,都会重用。
这一方略吸引了大批有志之士来秦效力,秦国也受益颇多,但是,秦国的旧贵族们不高兴啊,朝中和军中的位置都是有限的,这些外来人才受了重用占了高位,那他们的利益就必然被侵占。
而且六国之士可以借助军功进入秦国高层,比如蒙骜本就是齐国人,却在秦国战功彪炳位高权重,连秦国王室都不能比拟。
这些人被边缘化之后怀怨已久,于是借着这次的事情发作起来。
再加上前阵子吕不韦的三千门客编纂了《吕氏春秋》一书,吕不韦大为得意,将书悬于咸阳城门,声称若是能增减更改一字,便赏赐千金,即后世所谓“一字千金”。
他如此张扬,秦王嬴政颇为不乐,在朝会上待吕不韦也有些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