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3/4页)
皇太后虽然没认出来显王妃是谁,但她认出德亨了。
立即放下老花镜,对德亨招收道:“快,快过来让妈妈看看。”
德亨抬头看了眼显王妃,显王妃笑着推了他一下,德亨就小跑着上前,在踩踏上跪下,笑着祝福道:“给太后磕头请安,太后过年大吉大利,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松鹤延年,万寿无疆。”
“哎哟哎哟,说的可真好,我听皇帝说,你字也写的很好,等会可得给妈妈也写一个。”太后喜的不行,还提要求道。
德亨就笑道:“已经写好了,今天就给您带来了。”
太后抬头四望:“在哪里呢?快拿进来瞧瞧?”
显王妃回头招了招手,从殿门之外躬身走进来一个小内侍,在显王妃身后跪下来,将一个紫檀木的匣子捧上头顶,一个宫女上前取下匣子,打开给太后看。
里面是用红丝带系着的一个一尺长的红纸筒,德亨取了来,拆开红丝带,展开,正是一个红底黑字的福字。
太后就着他的手离远了看一会,离近了看一会,然后让德亨拿给就坐在她左近的一个十分年迈的老妇人看,道:“苏麻你看看,这字写的还成吧?”
原来这个老妇人就是苏麻喇姑。
德亨拿着自己亲手写的福字靠近了她展示给她看,听说苏麻喇姑一年到头都不洗澡,他还以为走近了会闻到什么不好的味道,但没有。
这位年过九旬的老人身上,弥漫的是炽烈的藏香味道,闻着香气扑鼻同时,又给人一种熏熏然之感。
就俩字:好闻。
苏麻喇姑就着德亨的手看了一回字,又看了一眼正睁着一双葡萄似的大眼睛好奇看着她的德亨,点头道:“以他这样的年纪,能写出这样的字,的确是很不错的。”
她说的是和太后一样科尔沁口音的蒙古语,但听在人耳中和太后说话的感觉完全不同。
太后说话字句更口语化一些,有些字和词都是能省就省,有时候说快了她还连音吞音,让头一次听她说话的人都搞不清楚她在说什么。
苏麻喇姑说话的语速很慢,咬字也十分清晰,一句话从她嘴里吐出来带着一股子好听的韵律,听她说话,顿时让德亨想到了“载歌载舞”这个词。
太后就对德亨笑道:“苏麻喇姑可是皇帝的老师,她说你字写的好,就是真的好。
苏麻喇姑是康熙帝的启蒙老师,这一点是没错的。
德亨见苏麻喇姑还在看着他,就对她展开一个灿烂的笑脸,也用科尔沁口音的蒙古语道:“谢苏麻妈妈点评,德亨以后会更加勤勉读书写字的。”
苏麻喇姑就点点头,没有说话,当然也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
太后又问德亨道:“你额娘呢,她怎么没跟你一起进来?”
德亨就道:“我额娘已经显怀了,走路都看不到脚面子了,怕在太后面前失礼,就没敢进来,要曾孙儿给太后您告假呢,哈拉嬷嬷蒸了好些花样的饽饽让曾孙儿带进来给您,请您恕罪。额娘要曾孙儿替她给您多磕两个头,祝您新年大吉。”
说着,就跪在太后脚边又磕了三个头。
太后等他磕完了,将他拉起来,笑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告诉她,要她养好身子,等孩子生下来了,再带进来给我磕头也是一样的。”
德亨都应下来,又说了好些吉祥话逗老人家开心。
一直等太后兴头过了,其他宫妃才开始玩笑着向太后讨德亨的字看,也是给一直站在大殿中央的显王妃解围。
老太太年纪大了,忘性大,并不是有意要为难显王妃,但她们做宫妃的,这个时候是有义务要提醒的,要不然可就太打脸了。
人家衍潢王爷还以为这是皇上的意思,是对他们显王府有什么不满,才故意将显王妃撂在一旁不理会呢。
太后也是的确将显王妃给忘了,听到宫妃们这样说,就让德亨去拿给她们展示,然后才看到面带微笑站在下头的显王妃。
太后重新戴上老花镜,一直站在太后身后伺候的宫妇就在太后耳边说了两句,太后就笑道:
“是显王府的啊。”
显王妃这才跪在宫人摆好的拜褥上,给太后行六肃三跪三拜礼,其他跟着显王妃来的王府内侍侍女仆妇等在殿外冰冷的地砖上随从行叩拜礼。
太后端坐着受了显王妃的叩拜礼。
显王妃就这么跪着给太后献上如意,又起身亲手奉了果点,说了衍潢对太后的孺慕和祝福,这次朝贺才结束,然后有请下一位。
德亨却是被留了下来,显王妃在宫女的引导下去和其他铁帽子王妃集合去了。
在等下一位进场的空隙,一个夫人递给了德亨一颗水灵灵的葡萄,笑哄道:“吃吧,离开宴还早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