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第2/4页)

德隆真正缺的,也是真正需要从外头招的,是能书写蜡纸的书博士。

既然要上手摇笔杆子了,那这要求可就高了。

首先你字得写的好看,书本的受众都是有财力有能力的识字之人,书本上的字总不能伤了花钱主顾们的眼睛吧?

其次,你得擅长使用羽毛笔之类的硬笔书写毛笔是软笔,写的一手好毛笔字的,未必能写一手好的硬笔字且需要将硬笔字写的又快又好,不能占着位子拿着高额银子磨工夫、不出活。

最后,蜡纸只能在工坊内书写,不能带回家。

说白了,其实就是招读书人去他的工坊内干活。

想想读书人的清高吧。要不人们都戏谑的叫他们酸腐书生呢,又酸又腐,既看不上这种“上不得台面”的工作,还做梦想要白拿银子,这天下哪里有这样的好事儿?

在辞退了几个让德隆恼火的书生之后,德隆只好回京走访,看能不能让人给他介绍几个靠谱的愿意去工坊写字的读书人。

而这种读书人从哪里寻找,也是德亨给他出的主意。

去国子监啊,国子监里面全都是读书人,寒门学子多不胜数,沙里淘金,总能淘出一个两个能用的吧?

德隆就去了。

还真别说,德隆去到国子监,将自己的寻工条件一张贴,还真招到一个“巨眼英雄”,然后通过他从中引荐,陆续又招了好些个看得上这份工作的国子监学生,在休沐日去到德隆的工坊里去写蜡纸。

但只是休沐日写蜡纸德隆还是不满意,要是能天天都有人写就好了。

于是,一些落榜在京备考下一个三年的士子们就被介绍到了德隆的工坊,这些士子不仅能每日给德隆书写一定数量的蜡纸,更是免费吃住在多庄,完全供应了德隆的所有需求。

所以,当多庄内有其他“好友”、“故交”入住的时候,德隆是无所谓的,只要这些士子能写出他想要的蜡纸,只是供应一间房一口饭食而已德亨说了,要想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的饱德隆根本不将这些耗费看在眼中。

等有一些士子提出要借用德隆的工坊印一些自己的诗集散给远在他方的师长同窗好友的时候,德隆也同意了,只要不耽误了他的书册,什么都好说。

那些诗集、文集的德隆也看过,就是一些悲春伤秋的酸诗而已,他不喜欢,但这些读书人凭借它们交友聊天,他也能理解。

就跟他见了德亨和弘晖,总要说一说他又赚了多少银子,以此作为话题点,是一样的道理。

朋友相见,总不能眼对眼什么都不说吧?

多庄虽然只建了一年多,风景还算不上多好,但新挖的大湖里面的荷花开的很好,等到了秋季,荷花败落,湖底的莲藕、螃蟹、湖鱼等水产很是丰腴。

中秋那会,德隆带回京的水产受到了亲朋好友的一致好评,很是让德隆露了一回脸,庶弟阿尔塔和同母弟永谦就很兴头,央着哥哥带他们去多庄看看,玩两日。

德隆自是一口的答应下来,挑了一个取书的日子,打算带着两个弟弟去多庄住上两日再回京。

可惜,永谦因为换季吹了凉风,有些咳嗽,就被留在了府里,德隆只得带着弟弟阿尔塔去了多庄。

这一去,就是生死一线。

托合齐是带着官兵突袭而至,因为知道德隆那天要去多庄,所以那布图也在那日带着人手拉着砖车去了多庄。

前头说了,那布图这人有个毛病,那就是贪财,看着银子就挪不开腿,走不动路。但因为他为人尚算公平公正,也没狠亏待了手底下的人,手底下的人也愿意服他,对那布图的贪财性子,德亨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将他换下来。

那布图专门打听着德隆去多庄的日子送砖,自是上赶着德隆的赏银去的。

因着德亨的面子,德隆对那布图这些人,只有打赏越发丰厚,从来没有丝毫不堪鄙夷之语的。

所以,为了能从德隆身上薅到更多的羊毛,十车砖,那布图足足带了五十个青壮去送。

吃大户也没这么个吃法吧?

这哪里是贪财,这简直就是贪婪!

但这一次,谁都在庆幸那布图的贪婪。

那布图到的时候,交火已经开始了,他本可以扔下砖就跑的。

但八旗官兵可称之为“悍”、“勇”并不是说着玩的,更不是褒奖的形容词,而是可平白直述的事实。

汉家读书人说他们“野蛮”“兽性”,似乎也并不是有意的损贬。

因为,这些跟随康熙帝上过战场厮杀过的八旗官兵,他们在直面刀与血的刺激,油然而生的不是怯懦和退缩,而是根植于骨子里的野蛮和嗜血。

前方战场血液的喷洒和被屠戮之人的惨叫声让他们热血沸腾,而不是夺路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