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3/4页)
一番交接之后,福顺派了人手,带上雷州土特产和信件,与这个特使一起北上,回到了北京。
暹罗国就是泰国,他们特使特地来北京朝贡,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他们的货船在大陆沿海进行免税贸易。
礼部题本上拟的意见是答应:以示柔远之意。
康熙帝从办。
福顺送来的礼物都在国公府,但陶大特地抄了一份礼单给德亨送来。
在给德亨的信件中,福顺大体说了沿海几件事。
一是朝廷规定沿海民船所载粮米不超过五十石,否则抄没入官,这一新规定让沿海商民们怨声载道,因为当地官员借此查抄了好些民船,以致商民损失惨重,激化了官民矛盾。
别的地方上福顺管不着,但雷州海康镇这一镇,福顺还是能做的了主的。为此,福顺一上任,就将查抄的海康民粮给还了回去,当然是照着五十石还,多余的,他都扣下,入了官仓,然后给绿营兵们长了一回禄米,算是他甫一上任,给手下的油水。
第二是当地官商合力,将外国商船压的喘不过气来,以至于外洋大班们也都怨声载道的。
第三是东洋人在外洋人和当地官商之间两头跑,四处点火,搅弄生意,他们好从中谋利,他怀疑雷州沿海几起海盗袭击渔民就是这帮子东洋人干的,已经开始着手调查,杀几个东洋人平息海盗作为他新官上任的第一记战功了。
第四就是德亨要的橡胶树,他走访当地人,问有没有种橡胶树的,都说没有,他怀疑要么是德亨听错了,根本就没有橡胶树这种树,要么雷州没有,但他和暹罗国特使交谈,听说暹罗国有一种橡皮树,割开树皮,会流出白色的胶水,不知道是不是德亨要的。暹罗国特使已经跟他保证,他下次再来雷州,会带这种橡皮树的树苗过来给他。
剩下的就是一些雷州当地特产等物,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了。
德亨放下信件,抽出新纸,开始给福顺回信。
等暹罗国特使要等到猴年马月去,既然泰国有,那不如就出海,去泰国走访看看……
一直到三月初七,康熙帝才带着一行人回到南苑,在南苑歇了一日,三月初九,直接回了畅春园。
一回京,康熙帝就给德亨放了假,让他与小伙伴们一起回家与家人团聚。
一回到家,纳喇氏一眼差点没认出来,眼前这个又高又瘦又黑的是她的宝贝儿子。
叶勤也吓了一跳,连道瘦了、黑了、吃了大苦头了。
纳喇氏更是当场掉下泪来,原本因为儿子出息她这个当娘的受了皇帝的赏赐都高兴不起来了,搂着儿子好一顿心肝儿肉的疼。
萨日格更是围着他转个不停,眼睛瞪的溜圆,不住的问他:“你是我的大哥哥吗?我记得我的大哥哥不长这个样儿来着……”
德亨给众人带了礼物,但谁都不关心礼物,只一个劲儿问他,到底怎么把自己折腾成这个样儿的。
德亨:“我天天拿着弓箭在船上晒着日头射鸭子,晒黑的呗。”
叶勤:“你不是做了皇上的御前侍卫吗,你不护卫皇上,怎么还射鸭子去了?”
德亨:“就是皇上吩咐的,我才去射的……”
德亨捡了春围途中几件趣事讲了,解了众人的好奇才作罢。
头一日在家陪伴父母亲人,第二日,德亨去四贝勒府给胤禛和四福晋磕头。
四福晋头一日见到弘晖已经心疼过一回了,今日再见到德亨,不免又心疼了一回,连道德亨看着比弘晖更“凄惨”几分。
卓克陀达带领着府上的针线娘子们给弘晖和德亨两个量身,不住叹道:“真真是跟春天的笋子似的,一天拔高一个节,今春做的新衣新鞋已经穿不上了,得重新做。”
四福晋道:“男孩子到了这个年纪都是这样儿的,我还记得,当年在宫里住着时候,你们阿玛就是这样的,头一天才送来的新衣裳,过两天再穿就短了一截了。”
卓克陀达新鲜了,笑问道:“那额娘是怎么办的?”
四福晋笑道:“那个时候,我也就跟弘晖这般大,哪里知道要怎么办,都是嬷嬷们吩咐了,衣裳半寸半寸的往大里做,内务府送来的新衣裳,几乎每一套尺寸都不一样,试着穿呗,总有一件是合身的。”
说的德亨几个都笑了起来。
德亨心道,这也就是在皇家了,有数不尽的新衣裳穿,这要是在寻常百姓家,穿兄姐穿过的,总有一件穿着是合身的。
不合身的,穿着穿着不就合身了?
卓克陀达笑道:“那我也给弟弟们做不同尺寸的新衣裳,可别让他们没了衣裳穿,可就闹笑话了。”
德亨笑道:“手脚肩膀处往大里做就行了,等入夏了,穿着宽松衣裳更舒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