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2/2页)

希福纳请德亨喝茶,德亨以还要去隔壁吏部,婉拒了。

一说隔壁吏部,希福纳又是一阵唏嘘,将德亨送出户部大门,看着他进了一步之遥的吏部的大门,才转身回了自家衙门。

吏部这边,满尚书马尔汉和汉尚书徐潮都在,徐潮站在吏部衙门里并无违和感,毕竟他在隔壁干了好几年,一墙之隔的吏部并不陌生。

德亨先给徐潮贺喜,吏部可是六部之首,从户部迁到吏部,谁都不能说徐潮失宠了。

徐潮笑呵呵的,与德亨一同贺喜,贺他做了御前侍卫,成了皇帝的宠臣。

马尔汉人老成精,看出德亨和徐潮之间微妙的关系,趁着有部员来回禀事情,留下徐潮招呼德亨,自己忙去了。

看着马尔汉背影离开,德亨与徐潮道:“马尚书和希尚书性子还真不一样。”

同样是满尚书,马尔汉就是真的一部之首,事事过问,事事拿主意,事事裁决。而希福纳,就是个人形图章,以前徐潮在的时候,只要是徐潮点头的,他都没意见。

这样看来,徐潮在吏部,可不比在户部自在啊。

徐潮笑道:“人的脾性不一样,处事手段自是不一样的。”

德亨看他笑呵呵一副乐天知命的样子,不由凑到他耳边,好奇问道:“您就没有一点意难平?”

徐潮:“什么难平?老夫没有什么放不下的,又何来意难平?”

德亨惊讶了:“我之前看你心系天下心系朝廷的样子,还以为你离了户部,报复不得施展,会心下郁结难解呢。”

徐潮捋了捋胡须,问道:“那您知道,为何吏部会排头部,被称为六部之首吗?”

德亨:“因为吏部负责简拔、考核天下官员,为朝政首要之职,担负重责,是以又被称为天官。”

徐潮点头,又自嘲道:“凭老夫一人能成什么事儿,若是能为朝廷多选拔几位良才,老夫此生无憾矣。”

德亨:……

好吧,老头子志向向来高远又坚定,倒是他想多了。

从吏部离开,德亨又去了礼部,礼部汉尚书李振裕打开折子看了一眼,对部员道:“皇上圈定了十公主的封号,是为‘敦恪’两字,公主宝印和金册该准备起来了……”

德亨出了礼部的大门,看天色还早,抬脚就去了礼部后面的太医院。

没见到赵香艾,他遇到了当阿浑。

当阿浑回京之后就补了钦天监的差事,钦天监算是个清水衙门,但当阿浑喜气洋洋的,整个人看着跟以前都不一样了。

要当阿浑自己说,他都马上奔四的人了,军队这口饭已经吃不动了,钦天监是清水衙门,但养老也足够了。

有多大本事端多大的碗,他就一普通旗人,足够了。

当阿浑替兄长当阿赖报喜:“我哥又娶了一房姨太太,前儿添了个闺女,喜的跟什么似的,真真是爱若珍宝了。后儿要摆宴,家里老太爷老太太太太都劝他去您府上磕头,好歹道个喜气,他非说寒碜了您,不肯去。

我也说了,您是个及其和气的阿哥,不在意这个的,又是邻居,有着老情儿在呢。

他说:就是因着是老邻居,才要更尊重一些,不能是个红的白的就去告诉您。若还是以前做邻居的时候,抬脚就到的事儿,两家都无需在意。如今您高门大户的,宰相门前七品官儿,怕进不了您的门儿就给挡回来了,他臊了脸不说,您知道了,更会徒惹您不快,倒不如不去,省了这许多的麻烦……”

德亨听了这话就笑了,道:“他去老宅送帖子,定是能进去门的,都认识他,也没人会挡他。”

当阿浑赔笑道:“奴才也是这样跟他说的,他才松了口,但也只说是等进(内)城的时候当面找陶二老爷去说,要是专为这事儿再下个帖子,好像真当成个事儿一般,府上门房定会报给国公夫人知道,少不得要派人来赏赐、添礼,越发劳烦了,这本非他意……”

德亨:“你现在说与我知道了,我这份礼少不得要随上了。”

当阿浑就嘿嘿的笑,道:“咱们不贪图您的赏赐,就是想跟您说说话儿,觉着亲热不是?”

德亨笑道:“以后日子长着呢,不急在这一时半刻的,定了正日子你让你哥派个人去我老宅上说一声,到时候陶二爹会带着我的随礼一起过去贺喜。”

当阿浑立即行了个千儿礼,躬身陪送,直到德亨的身影看不到了才回了钦天监衙门。

钦天监衙门里的吏员们早就等着他了,忙问他怎么跟德公爷认识的,看人家和颜悦色的,你们定是熟的云云。

当阿浑一一回复了,认为自己甫一来钦天监,算是扎下第一个脚印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