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3/6页)
“我一说圣彼得堡才是他们的新都城,伊凡立即表现出激动来,他再三跟我强调,莫斯科才是俄罗斯的京都。其实他大可以像是听到笑话一样纠正我,不需要一次又一次强调的。就像我们国家的都城是北京一样,这是常识,别人说错了,咱们只需要纠正就行了,完全不用这样激动。”
胤禛:“那你以为,他是在掩饰什么呢?”
德亨笑道:“彼得皇帝有自己的计划和目标,他想迁都,但他的大臣们或者那些顽固大贵族们不这样认为,可能这个伊凡的家族和派系,就是反对皇帝迁都的吧。”
胤禛点头,笑道:“明成祖。”
德亨:“圣彼得堡是不是北京,尚需确认。”
明成祖朱棣,亲征鞑靼,从南京迁都北京,与现在的彼得大帝,八年亲征波罗的海港口,建设圣彼得堡新城,如今亦有了迁都的打算。
其中过程,何其相似。
当年清朝入关,从盛京迁往北京,也是一个意思。
都是为了更好的统治新的领土。
但彼得皇帝能不能迁都成功,圣彼得堡会不会成为北京,都还存疑,就看彼得皇帝手腕怎么样了。
如果最后彼得能迁都成功,那,他就是一个不可小觑的皇帝。
邻居是个有为之主,于大清而言,并不是个好事儿。
雅克萨之战和准噶尔之乱尚未远去呢。
如果他们的猜测都是真的,那当下,有没有文章可以做?
若是要做文章的话,要怎么做?
毕竟,俄罗斯在极北之地,到底在哪里,谁都没去过,谁都没见过……
胤禛道:“既然这个伊凡不简单,那你先跟他结交着,探探他到底有什么目的。”
德亨点头,应道:“我已经跟他约好了,明天会带一些绸缎、首饰、香膏、香料等东西去给他看。对了,我还请他教我俄罗斯文语,他同意了。”
胤禛睨了他一眼,答应道:“既然要有所为,就不用拘泥了。”
这是同意他学习俄罗斯语的意思。
德亨求道:“让弘晖和姐姐与我一起嘛,我还是个孩子,我一个人很孤单的。”
弘晖和卓克陀达忙低下头去,他们怎么觉着,德亨说了这么一晚上的话,就是为了现在这么一个目的呢?
胤禛看看自家两个亲生的,结果只看到了两个黑漆漆的发旋,无奈道:“弘晖可以去,卓尔……”
卓克陀达猛的抬起头来,眼睛灼灼的盯着胤禛,一汪秋水里面,盛满了期待和紧张。
胤禛转过眼去,不看她,继续道:“罗刹寺糟乱之地,未免冲撞了,卓尔就不要去了。”
“阿玛……”卓克陀达眼泪大颗大颗的往下掉,努力忍住哽咽,请求道:“阿玛,卓尔不怕的,卓尔也要去。”
胤禛背过身去,道:“听话,女孩子在家享福就行了,外面都有你兄弟呢。”
“阿玛……”卓克陀达还要请求,德亨拉住她,对她摇头。
卓克陀达哽咽了两下,终于忍不住,掩面哭泣跑了。
“姐姐!”弘晖忙追了上去安慰,太和斋这里还是交给德亨吧。
德隆手足无措的,德亨给他使了个眼色,德隆跟胤禛告辞:“我……侄儿去看看卓尔去。”
等人都走了,书斋里就只剩下胤禛和德亨两个。
胤禛仍旧背着身站在那里,没动,就跟点了穴一样,僵住了。
德亨说了这么老半天,早就又累又渴了,他自己提来了茶壶给自己斟茶,然后就着案几上的几样点心吃喝裹腹。
胤禛听着喝茶咀嚼的声音心烦,叫道:“来人,掌灯!”
天早就黑了,屋子里也早就掌了灯,只是之前因为他们在屋子里说话,只堂屋里点了一只蜡烛,光火暗淡而已。
此时胤禛见屋子里昏暗暗的,心里更加烦躁,叫人进来多点几只蜡烛,让屋子更亮堂些。
胤禛重新拿起书本,只是这一次,眼睛盯在书页上,看了,又没看。
胤禛放下书本,没好气道:“你以后别勾搭着卓尔往外跑,心都给跑野了,以后还怎么嫁人。”
德亨一口点心噎在喉咙里,苏培盛忙过来给他又是喂茶又是拍背的,好不容易让他将哽住的点心咽下去,伺候顺当了。
德亨伸着脖子揉着着噎的发涩的喉咙,哀怨叹道:“阿玛,您能不能换个词儿,‘勾搭’不是这么用的。”
胤禛:“……别插科打诨。卓尔跟你们不一样,你这么聪明,不会不明白。”
德亨沉默。
好一会,他才道:“您对卓尔姐姐有什么打算?”
胤禛重新拿起书本,翻页,道:“我给她在京挑了几户人家,先看着,这几年给她抱病,不要见人,等找个合适的时机,我再给她请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