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第3/6页)

胡贾科夫道:“都烧没了,还能看出什么线索来呢?”

富宁安道:“非也,从灰烬中也能看出线索。比如说这种未烧完的木头,从炭的纹理,可以推测出未烧之前,是什么种类的木材。”

富宁安挑拣出两种看上去不同纹理的焦黄木炭,让众人对比着看:“你们看,这两块焦炭,未燃烧之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木材。”

莱蒙罗索夫点头,指着一块木炭认同道:“这一块是来自我们国家的木材,纹理确实不一样……”

众人围着翻找出来未烧全的木炭交流着两国木材上的不同之处,德亨的注意力都在伊凡原先的书房和卧室之处,他见一个步兵在那个地方翻找出来一些未燃烧完的东西,就出声道:“不要动它们。”

众人被他吸引,德亨邀请众人都过去看一看。

在这一块区域,翻出来的东西大多都是皮毛,还有一截红、蓝、绿相间的彩色羊毛布料。

德亨捡起那块彩色布料,问伊凡道:“你看,这像不像你那个装书的布包?”

伊凡面色有些难看,这种布料并不常见,可以说,整个商队都鲜少有彩色的东西,他这个装书的布包是从自家带出来的,整个商队只有他有。

德亨将伊凡沉重的面色理解为难过,他叹道:“伊凡,看来,你的书可能都被烧了。”

伊凡:“不可能,如果都烧了,应该会有纸页的灰烬,粗纸和羊皮纸燃烧后留下的灰烬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德亨他们除了在现场找到了这个块未烧完的彩色布料,还找到了产自俄罗斯木材的木箱子,里面的确有一些纸燃烧过后的灰烬。

伊凡坚持那不是他带来的书烧成的灰,但所有人,包括莱蒙科夫他们,都认为伊凡是在嘴硬,他只是不相信他的书都被烧完了而已。

莱蒙科夫甚至还安慰伊凡:“不过是一些圣经、报纸和戏剧文学,老实说,我不明白你为什么出门还带着这么多无关紧要的闲书,但是,烧了就烧了吧,等回到莫斯科,再收集就是了。”

伊凡正色道:“莱蒙科夫,你虽然不能理解,但我得说,这很重要,你根本不知道那些书意味着什么,那是文字,是知识,是科学,是精神的延伸,是文明的载体……对德亨来说,它们比我们带来的所有货物都有价值。我失去了笼络他的筹码,我只希望是他派人将这些书给偷走了,这样至少他得到了,而我,只能祈求他的慷慨……”

“比如说,给我一普特(俄罗斯重量单位,1普特16.38公斤)的黄金?”

莱蒙科夫顿时嚷嚷道:“这是不可能的,伙计!”

一普特黄金,他做什么白日大梦呢,他做梦都不敢梦一普特的黄金。

那可是黄金!

说完书的问题,莱蒙科夫又说货物的问题。

这一点,中途到来的户部侍郎赫寿表示,如果议定,户部会做相应的补偿。

听到这话的德亨面色顿时就沉了一下,看着阿灵阿:这个人怎么回事,他是什么都不知道?还是在胡说八道?

好在赫寿说的是满语,阿灵阿看着翻译雷蒙,雷蒙如实表达了中国方会对此进行商议的意思。

这样翻译,将重点放在了“议定”之上,本也没错,德亨暂且满意。

俄方的诉求说完了,德亨开始说己方的诉求:中国的皇帝对俄罗斯人的失信很不满意,原本八十天的交易时间,缩短为十天,他们违规携带的武器,全部没收。

也就是说,十天之后,俄罗斯人必须启程离境。

德亨说的是阿灵阿给的底线。

莱蒙科夫自然是不愿意的,这半个多月以来,他们是有交易了布匹和香料、药材等货物,但大宗采买是需要时间调货的,他们付了定金,还没有收到货,怎么能就此离开?

莱蒙科夫表示了不服和抗议。

德亨只能道:“看在伊凡的份儿上,我会尽快催促将你们付定金的货物在十天内齐备,但十天之后,你们必须离京。”

以及,武器他无能为力,他做不了皇帝的主。

双方不欢而散。

不过,阿灵阿已经请旨,为了两国和谐友好,将罗刹庙解禁,允许俄罗斯人自由活动,但一经发现之前“不法”行为,即刻驱逐出境。

接下来,就是“自由”时间了。

伊凡找到德亨,表示要谈一谈,只有他们两个。

德亨在街口那间囤货的院子里接待了伊凡。

在伊凡开口前,德亨道:“伊凡,如果你不先告诉我你们携带如此多数量火枪的目的,我是不会听你说话的。”

伊凡:“……”

思考了一下,伊凡道:“好吧,我告诉你,我们是为了防范布里亚特人,他们一直在秘密筹谋向我们复仇的阴谋,我们从尼布楚进入喀尔喀草原,有如大海的游鱼走进了荒漠,我们需要武器防备这些丧家之犬的偷袭。”